日本心得体会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反思自己的错误,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出心得体会,定期反思自己的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生活方向,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日本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日本心得体会8篇

日本心得体会篇1

四国是一个温泉旅游区,如果到这里来不泡温泉就太可惜了。所以,我们准备到一个名字叫道后温泉馆的地方泡温泉。

酒店门口备有毛巾,方便住客去外边泡温泉用。我们穿上浴袍,提着装有毛巾的小竹篮来到道后温泉馆。到了门口,我就觉得这房子怎么如此眼熟,再一想这不是在《千与千寻》里曾出现过的房子吗?我记得在这部动画片里,这栋房子也是一些妖怪洗澡的地方,于是我就问山中阿姨,山中阿姨好像也是刚想起来,惊喜地告诉我说,《千与千寻》里的澡堂就是以这个为原型制作的!

进了澡堂,我发现这里和中国的澡堂子一模一样,大家都在里面泡温泉,所不同的是浴池里的水是地下的温泉水。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我们沿路过来都能看见山,还有很多火山,所以日本地震频繁,但也因此有了很多的温泉,日本人很喜欢泡温泉,据说到日本不泡温泉就好像没到过日本。

我们拿着最小的一条毛巾,把它顶在头上,跳进池子。这块毛巾是用来擦汗的。我刚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后来闷得受不了,所以就出去了,我穿好浴袍,意外地发现,身上的皮肤变得很光滑,原来泡温泉对皮肤也有好处啊!

当我们出来了以后,发现街上人人都穿着一样的浴袍,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买土特产品,真是好玩儿!这是只有温泉旅游区,才有的一道特别的风景。

日本心得体会篇2

说起日本和日本人,大部分中国人立马想到“抗日战争”、“日本鬼子”之类的词,我也不例外。我对日本人有很多看法。前几天大家知道我要去日本,都跟我说“不要给日本人好脸色”、“千万不要不理日本人”之类的话。我决定借此机会好好看看日本,了解一下日本人。

五天的日本之旅很快就过去了,我对日本和日本人也有了新的看法:

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发达,这一点在丰田汽车展厅、迪士尼乐园甚至旅途中的每个地方都深深感受到了。

日本人遵守规则,环保意识强。过马路、停红灯、点灯是法律,绝对没有人违反;参观“故宫”时,很多栏杆的高度都在膝盖以下,却没有人可以跨越;我们在迪士尼玩的时候,注意到虽然游客很多,但是每一个游戏都井井有条,甚至三四岁的孩子都知道要静静排队。花车秀期间,很多人自觉有序地坐在路边,没有任何拥挤和噪音。几千人散去后,我们没看到地上有垃圾,清洁工悠闲的走来走去。这让我对日本导游告诉我们的“日本的'清洁是保持的,不是扫地出门”有了更深的理解。的确,日本街道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并不多。很多人把自己的垃圾装在袋子里,扔在家里。甚至在我们生活的日本朋友家里,也有三个平行的垃圾桶,表示不同类型的垃圾要分别丢弃。

日本人友好,热情,乐于助人。有一次逛街,不小心把硬币洒了一地,滚了一个方向。我着急了,就弯腰捡起来想:这次会有损失。出乎意料的是,一些日本人围在我身边,弯腰捡起硬币,然后友好地放在我手里。当时真的很感动。还有一次,在“鹿志湖”号游轮上,我在给张老师拍照。一个日本爷爷战战兢兢的来了,主动提出给我们合影。我们很快感谢了他,体会到了日本人的友好和热情。

总之,我日本之行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朱主席所说,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日本人民是善良和友好的,日本人民的认真奉献、遵守规则和保护环境确实值得学习。衷心希望两国人民通过共同努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日本心得体会篇3

在踩着盛夏的尾巴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在日本游览的5天里,我感慨良多,也认识到我们跟人家的巨大差距。

从我们刚走进宾馆,推开自己的房门,进到厕所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中国与日本的不同。日本的厕所小而精致,光是马桶上的那几个按钮,就已经让我的好奇心吊了起来。我坐上去,一边玩弄,一边想,在日本光是一个马桶就已经那么多按钮了,而我们中国却不是这样,甚至还要把这些当作很稀有的东西。你说好笑不好笑?

再有,我就说说日本人的礼貌吧。凡是在日本的街上买东西,你一进门人家都会说欢迎光临,服务员会很诚恳的为你服务,不会有半点不耐烦的表情,很有亲和力,而且就算你不买他们的东西,服务员也会跟你说对不起,这是很礼貌的表现。我们中国呢?却不是这样。服务员的姿态与礼貌程度,比不上人家。在中国,服务员会在你不买他们的东西时还跟你说对不起的吗?我不敢说没有,但我敢说我没碰见过。

说说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事吧!我们来做个比较。在中国过马路,人是不怎么看人行道的那个灯的,而是看马路上的车。而日本就刚好调过来,人家是看灯不看车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比较?那是因为日本人有常识,他们都遵守规则,不贪那一时的快意。难道中国人就没有常识吗?人们都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果然,中国有那样环境所以造成那样的结果。而日本的环境不同,它没有那种环境所以没有造就那样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区别所在。

日本旅行的途中,我们听到了很多的故事,但我有一个最感兴趣的,说给你们听吧。听导游说,他之前有一次来过日本,他说他在街上买东西准备回宾馆的时候,发现迷路了,于是他就向路人打听。由于在一个异地他乡,语言是不通的,所以导游选择用肢体语言与那位路人打听。那位路人大概做了一个跟他走的手势,导游就跟着他走了。但导游觉得越来越不对劲,怎么会把他带到一个黑漆漆的巷子里?导游的心里已经有些害怕了,但他还是想去看个究竟,于是继续走了下去。他们走到了一个停车场,原来那位路人是要开车送他回宾馆。那导游后来还说,之前那样怀疑他,心里真是有点愧疚呢!

日本是一个讲原则的大国,它只把手机卖给自己国家的人,好的东西自己的国民用,不好的东西才出产。这让我很气愤!但从这一点,又让我感觉到了中国的落后。中国是把好的东西出口,不好的东西留着自己用。

正是因为有很多差距,才激起了我对中国的信心。对比以前,你就会发觉中国的确成长了不少,北京奥运会不久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好评吗?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日本心得体会篇4

今天,导游让我们自由行。根据导游的指示,我们一家决定去台场。台场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那里有宠物店!我们来到车站:乌森口,在自动售票机前,买到了通往青海的票。你也许会纳闷,青海不是在中国吗?而且,要去台场,怎么买的去青海的票?其实,这个青海是日本的青海,不是中国的青海。而且,台场就在青海,所以去青海。哇!真高档!我们做的列车是无人车,跑得更快、更平稳。于是,我们到了青海。

一下车,我们就先去参观车展。这里的车五花八门,有的很小,有的上面被涂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有的太昂贵了……

参观完车展,我们就去了台场,在那里,我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可爱的宠物。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只白色的小博美。它不满两个月大,浑身毛茸茸的,眼睛就像水灵灵的黑宝石一样镶嵌在脸上,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在台场,我们也买了不少东西,沉得不得了。在买手表的时候,有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中国阿姨说:“你们可以去高达,他是一个机器人,他后面的楼里可以买许多东西。”于是我们三个一致决定,去那里买几个拉杆箱。

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高达。我们转了几圈,只发现了几家卖拉杆箱的,还很贵。只好又坐车回去了。

日本心得体会篇5

在这次短暂的8天日本之旅中,我在日本留下了很多足迹,富士山、迪斯尼乐园、徐秋中学等等都给了我美好的回忆;在日本生活了几天,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日本的第一次经历

刚下飞机,很安静。一眼就能看到很多人,但听不到声音。刚到的时候很尴尬,和同学说话成了耳语。突然,我看到了蓝天白云。我很久没有在中国看到这样的蓝天了。我的心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迎来了这个美丽的岛国,——日本。

(1)徐秋中学之旅

中午顶着烈日,我们出发去徐秋中学。每个同学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不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我静静地坐在车的最后一排,拿出前一天刚写好的学生代表发言的稿子,在心里打坐。紧张和兴奋交织在一起的感觉以前有过,但没有这种强烈。下车后,你看不到像中国学校一样的围墙校园,一个写着学校名字的大牌子,一个椭圆形的操场。回头一看,正好有个老师站在窗前向我们招手;抬头一看,走廊里挤满了同学,他们给了我们无数的微笑和“你好”。听着外国的人打招呼,虽然有些穷,但是话语中充满了温暖和友好。

来到交流室的时候,日本同学已经就位了。他们手里拿着中日两国国旗,热情地打招呼。我的鼻子有点酸。为什么中日友谊只能在孩子心中保持纯洁?很快就轮到学生代表了。说话间,我发现自己的紧张无法掩饰,手微微抖了一下,嘴巴有点发懵。但是现在想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最有趣的是和日本学生一起上课。离教室门口几步远,教室里的同学不停地说“你好——你好——”。在课堂上,老师毫不犹豫地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给我们做自我介绍。特别是课前,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了一首舒缓的歌。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旋律很美,他们怎么能不陶醉呢?我在理科教室,这节课只是我们教过的——光的反射。日本学生在认真模仿老师做实验。

下课后,我们来到体育馆,和高二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一开始看着粗粗的绳子,我不敢跳。练的多了,跳的也更自由了,掉绳的女生好像都替我解脱了。我很高兴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在六个小组中获得了第三名!

(2)生活差异

这八天的公交车时间很长,但每次下车给人的感觉都是十几分钟,而不是三四个小时。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回到中国,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日本旅行车的座椅是向后倾斜的,而中国的座椅几乎是垂直的(尤其是最后一排)。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道路很平坦,没有减速带,坑坑洼洼;在中国,即使是高速公路也能让人觉得自己在大步前进。道路平坦,在车上很容易睡着,背上舒适的椅子,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3)结束

日本虽然是一个总面积和中国四川省差不多的小岛国,但是他们有“我为大家,大家不一定为我”的精神。他们不看重回报,真心对待每一个人。中国经济强大,人力丰富,生活水平提高。民族精神该不该提高?

日本心得体会篇6

日本,我来了

刚下飞机,心情好激动!此时,我已身在日本。这是一个高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礼仪之邦。据说,日本人热情好客,笑容可掬。我的心如一潭湖水被一颗石子打破宁静般,泛起粼粼波光。我开心地叫道:“日本,我来了!”

最佩服的事

日本人,不仅热情,而且爱国。日本的大街上,没有垃圾桶,人们很自觉,不随地丢垃圾。即使抽烟很凶的人,也绝不在大街上抽。在日本,不管在哪里,都是干干净净,连一片小纸屑都看不到。

而且听导游说,日本人一辈子只做一份工,我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在中国,一年就有人转几十份工啊!我眨巴着眼睛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忠诚!”导游这么回答我。日本与中国,天壤之别。

最刺激的事

吃过午饭,我们第一个要去的,是一个高140米的地方。导游领着我们坐了一条横跨两座大楼的扶手电梯。我的脚在发软,身子情不自禁地向前倾,好危险!如果没有梯子,我就在空中!通过电梯后,我们要坐一架观光电梯到达顶楼的空中花园。电梯速度很快,我感觉在玩“跳楼机”,有离心力。其他人都很兴奋,一边说笑,一边观赏风景。而我一直在担心,会不会突然掉下去,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最好玩的事

最好玩的地方莫过于清水寺。那天,我们经导游介绍,来到清水寺瀑布前,山上的瀑布流泻而下,顺着山势,水流分为三条水道:一为事业,二为健康,三为爱情。三条涓涓细流如三条飘带,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清澈、干净,如小女孩的眼眸,不含一丝杂质。三条流水,只取两条,我接过了“健康”,抿了一口,顿时,觉得这炎炎夏日已经不在了。

最舍不得的事

要走了,心中充满不舍。导游在安检前,不停地挥手。懊恼起来,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们还没玩够呢!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里与友人分别依依不舍的心情。再一次挥手,再一次道别,我强忍着泪,别过头,看着导游离去的背影,心里默念着:再见!

日本,再见

上飞机的那一刻,有那么一瞬间,不想走。留恋日本,这里的事,这里的人,这快乐的五天。曾经憎恨日本,而这次日本之行,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并且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五天前是激动,五天后是不舍。日本,谢谢你!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日本心得体会篇7

三月,樱花宛如粉红精灵般在枝头跳舞,嗬,一朵樱花不小心滑了一跤,飘飘悠悠地了柔软芬芳的泥土上。没错!我来到的正是美丽的樱花之国---日本。下了飞机,我坐上子弹头列车前往东京,一路上,看到满山遍野的樱花,连山坡都被散落的樱花瓣蒙上了薄薄一层淡粉。

早听说日本人最喜欢泡温泉,我也去享受享受吧!边泡边赏花,不是一件很有情调的事情吗?在安顿好行李后,我便来到了日本著名的露天温泉,泡在漂丰香气四溢的花瓣水里,暖在心里,头上粉红的樱花瓣时不时掉落在水中,把水也给熏成了那种淡雅的香甜,水也貌似变成了透明的粉色。泡了许久,我感觉脑袋昏昏的,便上了岸,来到雅致的日式餐馆,我跪坐在塌塌米上,吃着黑白的紫菜包饭,雪白的生鱼片和淋上汤汁的章鱼烧,还有些五颜六色的小点心。日本的菜总是令人惊讶,有生虾生鱼片这些未熟的肉类。日本的菜讲究清淡,不像川菜麻辣鲜香,而且紫菜包饭入口后觉得有些少许的干涩,这就是日本的风格吧!正吃着,一位穿着和服的漂亮阿姨坐到我邻座的塌塌米上。她油亮顺黑发盘后脑勺上,腰间绑了一块布料,衣服上点缀着朵朵樱花,恰似仙女下凡。这时,服务员端着寿司站在她面前,阿姨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句“阿里亚多(谢谢)”。难怪都说日本人很有修养哦。。。

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里,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友好和礼貌。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希望我们能永久地和平相处。

日本心得体会篇8

日本是一个海洋民族,一个移民民族,在从移民民族到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需要依靠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来实现自己的高度成熟。

日本是靠着大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获得成功的典型。其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有着其深刻的物质根源、民族根源和思想根源。

一、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日本的文化史可以说是对外国文化之“学习史”。在古代吸收了中国、朝鲜的文字、宗教、国家制度等先进文化,可以说“日本的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的‘卫星文明’。”明治时期大举学习西欧文明。笔者认为,大和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之一,首要之根源在于生存需要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于增强民族生存能力的生存需要。

(一)、生存需要与外来文化

地理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它包括环境资源、生物土壤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彼此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劳动、生息、繁衍的条件。

人们脚下的那一片片热土,不仅为人类,也为世间的一切生命提供了一块立足之地。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必然会对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总而言之,以资源短缺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条件,让日本民族萌生出“生存危机”、“忧患意识”的同时也让日本民族萌发出依赖外部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不能依赖地理环境,就依赖向外部环境摄取更多的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源,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民族特性与外来文化

1.民族源流与民族特性

关于日本民族起源问题,首先就是生存环境的起源。地质研究资料表明,日本列岛是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而形成的,这是日本民族生存的基本环境。

日本民族实际上属于移民民族。日本岛形成之后,从东北亚移入日本的上百万移民中,绝大部分属通古斯游牧民族。“古坟时代后期日本出土的武器、马具、服饰品、土器等器物,普遍存在于从东北亚到中欧的广大地区,骑马民族的文化的共同源流出自北方欧亚大陆。”

日本东面是汪洋无际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是千岛群岛、萨哈林岛、西伯利亚大陆,西面和西南面是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印度支那半岛,南面是南洋群岛和分散在它们及日本列岛之间零零星星的岛屿。

所以日本文明具有“海洋文明”的特色,天生是大海的统治者。

2.民族精神与外来文化

世界民族从古到今有狩猎、游牧、农耕、商业、航海和工业这六种行业及与之相对应的民族类型,而不需要激烈竞争、交换和杂交的只有其中的农耕可以自给自足、自我封闭。其它五种行业都不是和平的行业,不能自给自足,必须竞争交换才能生存发展。

日本是岛国,说到底是海洋民族,自身的生存资源有限,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与海外的物资和信息交流,外向性和开放发展是其文明的突出特征。不竞争、不进取,只有死亡,养成了海洋民族依赖人力、依赖自身的主体精神。古代到现代,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为贯穿日本历史的一条主线,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乃是其民族性格使然。

3.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根源

首先,现在的日本人是以这种“固有日本人为基础,混合了先住的阿伊奴人,从中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到日本列岛后改称为倭人的印度支那人,从菲律宾经台湾到九州岛后改称为隼人的印度尼西亚人和少数汉人,这五个人种混血而成的民族。”也就是说,日本民族,即大和民族是许多民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地点来到日本,经过漫长共同生活的历史岁月逐渐融合而成的。

其次,日本是大海的统治者和海洋民族,又具有草原骑马民族的血统,集海狼和草原狼于一身。这就使其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竞争精神和冒险精神,从而不受约束,易于突破思想束缚和行动界限。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种民族性格是日本后来冲上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

(三)、赶超先进与外来文化

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日本能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的资源很少,社会进步缓慢,于是借助外来先进文化来增强民族竞争力便是一条捷径。

正如日本著名的哲学家永田广志所说,“由于日本长期是落后于‘中华’之国——中国的后进国,还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后进国,它要从先进国进行移植才能够创造出达到先进国水平的意识形态。”

日本自身文化的落后造成了心理上对边缘与中心地位的巨大落差与对比,这对于具备“好奇心与长期生活在海岛上的海洋民族的开放性和危机意识触发进取心集于一身”的日本人来说,一种浓重的忧患意识给日本民族提供了宽厚的发展原动力。

总而言之,由于处境孤立、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灾害频繁,促使日本人因生存需要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使日本人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现实生活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成为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物质根源。这一特质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吸收外来文化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日本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性基于生存危机,日本不得不吸收大量的先进文化发展自己,以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在大规模地引入外来文化的情况下,日本仍保持着与众不同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在于日本一直以来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一套标准对外来文化进行着“过滤”。

(一)、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

在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实用主义的选择性特征一直贯穿始终。其价值观的核心就是有用性,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就加以利用和吸收。

正如武安隆教授所说,日本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该文化适应日本统治阶级和日本国家需要的程度,对于日本文化来讲,凡急需的、适宜的、有利的外来文化总是被率先接纳。”

从以上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可看出其实用主义思维,只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能促进日本趋向文明的异质文化,而对于某些不适应国情的,如中国的宦官制度以及后来出现的妇女缠足习俗就没有在日本发展。

作为中国选拔人才最有效的手段“科举制度”,自隋唐发展以来,也一直未被日本当作先进的手段来移植,原因很简单——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与幻想,会危及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方法

韩国著名学者李御宁教授在《创造日本奇迹的“收缩文化”》一书中用形象幽默的手法指出了世界各国对待外来文化不同的态度以及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

(三)、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途径

1.通过向先进国家派出使节、使节团

日本曾在不同的时代,向其它国家派往使节。这可以说是日本与先进国家间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外交使节,其主要使命就是移植外国的先进文化,而成效也最为突出。

2.通过向先进国家派出留学生

派遣留学生也是日本与先进国家交流、学习善用的途径之一,因为“留学生能够长期深入他民族文化的母体社会之内,便有可能以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去理解和把握该民族文化的本质。”例如日本派往隋唐的留学生,在中国居住长达二、三十年。

3.通过文字、书籍引入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古代落后的日本,文字的引入成为了日本吸收外国文化的敲门砖。日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外国先进的文化都来源于文字。

4.通过外国专家

日本人通过外国专家接触并吸收外国文化。日本要移植先进国家的各种制度及学问和技术,聘用精通这方面的专家便是一条快捷方式。

5.通过商业

从古到今,日本曾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过商业往来。而商业是引进其它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商业往来具有统治阶级难以抗拒的实利性,因而它具有很强的突破国门的穿透力。

6.通过战争

通过战争摄取,这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最不光彩的途径。

三、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意义可以说,日本这个国家一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来发展自己的文化,没有对异质先进文明强劲的吸收力,大和民族今天就不可能位于世界的前列。“文化”的内涵,应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等等。

(一)、外来文化与社会发展

1、物质文化,这里指有形文化,如生产工具、物品、工艺品、科学技术等。

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层面主要包括宗教观念、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审美观念,还包括文学艺术等,在日本吸收的外来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此外,日本还大规模地引进美国的现代经营管理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此后,还不断采用和引进了许多西方管理概念,如企业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分析、经济计量学、现代广告术、信息处理等。

(二)、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

吸收进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成为满足日本社会发展所需的稀缺资源。它为日本人民提供了一套如何生存、发展的工具,为日本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人们判断决策的代价。

明治维新时期近代西方思想的引入,使日本重新选择了社会意识形态,整肃了与旧体制相适应的传统思想文化,整合了符合新体制要求的近代思想观念,结束了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小结日本民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吸收的过程,我们熟知的就有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唐朝学习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各面,并且也成功用于本国的民族发展。

日本极其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使日本社会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试想如没有古代对中华文明的汲取,没有近代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引入,没有对当今世界顶端科技的运用和创新,今日大和民族的电车何以能如此风驰电掣,日本工业电子产品何以能走遍世界。

以上所述,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从来就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恢宏气魄。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引进外来文化,使之与中华母体文化相融合,以构筑和创建有的社会主义的崭新的民族文化形态,大量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现代科学文明,采纳外来文化之长,稳民族文化之根。

日本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阅读节心得体会8篇

培训电脑心得体会8篇

安全交通心得体会8篇

阅读名人心得体会8篇

足球心得体会作文8篇

暑假作文心得体会8篇

环境心得体会通用8篇

物业心得体会推荐8篇

打工心得体会优秀8篇

预防痢疾病心得体会8篇

日本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