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教案中,应该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我们想要通过教案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书包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书包教案7篇

小书包教案篇1

综合活动:

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书包,包内装有各种学习用具;

2、录象短片(零乱的书包;孩子整理后的书包;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这段时间我们都背着小书包上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书包里放了些什么?”

(幼儿相互介绍与个别介绍相结合)

二、引出问题。

1、你们的书包里放的东西真多,有各种学习用品,这么多学习用品你是怎么放的?

(幼儿个别介绍)

2、周老师拍摄了几个小朋友的书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摆放的。(幼儿观看录象——零乱的书包)

3、讨论: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放的?在这样的书包里你能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本吗?为什么?

(幼儿个别讲述理由)

三、讨论整理书包的方法。

1、书包里的物品怎样放才能让我们拿起来更方便呢?请你们5个人一组一起来商量一下?(幼儿分成三组,每组5人)

2、交流分享活动。

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出的好办法?(分组介绍)

四、实践验证活动。

幼儿整理书包(分3组),教师及时给整理好的书包拍录象。

五、集中。

1、看幼儿整理好后的书包录象。

(观看完后,请孩子进行介绍和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2、看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象。

3、小结:整理书包时要按照书本的大小、内容来进行区分,从大到小摆放书本能让我们很快找到需要的书本,而把相同内容的书本放在一起。

小书包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今天我一进教室被愣住,小朋友的桌子上到处是书、笔,地上有几个书包,这现象引起我和小朋友们的关注,接下来就引发了课题“我会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事情自己做,并认真做好每件事。

2、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3、尝试根据书包功能摆放学习用品和其他必用品,学习整理书包。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书包的外形,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能分类摆放书包中的物品

活动准备

自带书包一个;内装数书;本;铅笔盒;水瓶;纸巾等

头饰如干个。

活动过程

游戏“拥抱”导入;出示小动物头饰,老师引导;今天,小兔、小猫和小鸭要去上学,熊猫老师说:“明天谁第一个到幼儿园,老师就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

1、进入故事情节,请幼儿扮演四只小动物,故事内容是小兔和小猫虽然走路快,但不爱收拾书包,而小鸭养虽然走路慢,但养成爱收拾书包的好习惯,小鸭第一个到,得到老师的拥抱,很高兴。没得到的老师也鼓励它们,它们,养成收拾书包的好习惯。

2、小朋友们自由谈话,老师引导。

3、分组围坐,观察介绍自己书包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3、集体交流,选出几种类型的书包,让幼儿观察,说出书包的外形和结构。功能(提问;如果班里有相同书包怎么识别?)

4、整理书包:上学应带些什么?这些物品该放书包哪层比较合适?

5、游戏:背书包上学。

6、评价游戏

7、音乐。

教学反思

总体来讲,幼儿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不足点是,由于幼儿个别差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反复巩固训练。

小书包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书包,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b.培养学生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知道如何整理书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整理书包,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学习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4课时)

四.教学准备

书包、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1)师: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好伙伴,它是什么?(书包)

(2)师:书包里装的是什么?(课本、练习本和文具盒)

(3)师:书包里的这些学习用品能不能随便放?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出示课题:整理书包。)

2.指导练习

(1)出示书包,教学生认识书包。

(2)向学生演示整理书包的方法:

a、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取出,敞开书包盖,把书包平放在桌上;

b、先把练习本整理好,再把课本整理好,垫板放在课本的上面;

c、把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卷笔刀整理好,放在垫板上面;

d、把书包里的脏东西清理干净;

e、依次将练习本、课本、垫板和文具盒放进书包里;

f、把零碎的小东西放在书包的小袋里;

g、合上书包盖,扣好。

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听清楚了吗?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

3.组织学生操作练习

师:很好,你们都记住整理书包的方法了。现在,我请同学们做做看,看谁做得好。 (先请一个学生当众整理书包;再每次请2~3个学生练习整理书包,直到每个学生都轮到;表扬操作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并请他示范给大家看。学生以后要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备课时间:2月16号

上课时间:2月19号

课题名称:整理书包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使学生认识书包,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b.培养学生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知道如何整理书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整理书包,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2.难点:学习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安排

第2课时(4课时)

四.教学准备

书包、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1)师:书包里的这些学习用品能不能随便放?昨天老师教同学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书包,看谁的书包整理得好。

(出示课题:整理书包。)

2.进一步复习巩固整理书包的技能。

(1)先向学生演示整理书包的方法:

a、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取出,敞开书包盖,把书包平放在桌上;

b、先把练习本整理好,再把课本整理好,垫板放在课本的上面;

c、把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卷笔刀整理好,放在垫板上面;

d、把书包里的脏东西清理干净;

e、依次将练习本、课本、垫板和文具盒放进书包里;

f、把零碎的小东西放在书包的小袋里;

g、合上书包盖,扣好。

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听清楚了吗?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为什么要自己整理书包、如何整理书包、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

(把学生配成对子,一个整理,另一个看,并提出意见,然后对调一下)

3.引导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老师问问你们什么时间需要整理书包?晚上在家里做完功课整理好书包后,书包如何放?

小书包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上海市学前课程指南》中提出以活动为特征的课程组织,强调活动的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以改变幼儿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临近毕业,孩子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小书包、在书包的选择上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款式、名牌、色彩、功用等,而忽视书包肩带的宽窄,忽略小书包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背背小书包,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入手,与科学小知识: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相结合,重在幼儿的体验探究过程,将科学知识浅显、易懂的传递给幼儿,并能在生活中去有效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2、积极探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重点: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难点:发现宽肩带比窄肩带的书包背起来更轻松的小秘密。

活动准备:

材料:不同肩带的书包若干、图书若干、小实验:两块海绵和小椅子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小书包--发现不同,引出话题

1、这些都是小学生的书包,它们一样吗?

2、说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3、小结:小小书包,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一定能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小书包。

二、背背小书包--体验感受,发现秘密

1、刚才,你们发现了书包的肩带有的宽,有的细窄,如果在这两个书包里放入一样多的'图书,背在我们的肩上,哪个会更舒服、更轻松呢?

2、请你们2人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小提示:2人合作--在书包中分别放入5本图书--两人轮流背背小书包,慢慢绕走一大圈。

3、幼儿合作探索,相互交流。

4、交流分享?说说感受,哪个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实验,海绵代替我们的肩膀,小书包背在我们的肩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细肩带书包压在我们的肩上,会刻出深深的痕印,我们背起来会觉得痛,很不舒服,而宽肩带的书包不会把我们的肩膀勒疼,背起来舒服和轻松。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宽宽肩带的书包能保护我们的肩膀,让我们背起来更舒服,所以,我们以后选择小书包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宽宽肩带的书包。

三、迁移运用--尝试运用,拓展生活经验

1、这是细肩带的书包,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宽,让我们的肩膀背起来更舒服、轻松呢?

2、出示加肩带的书包,加上一个小小的宽肩条,就能让我们背得更舒服。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想一想它什么部位加宽了?加宽了以后有什么用处?

小书包教案篇5

课题

小书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空间,让孩子有了更多畅所欲言的自信。基于此,我把课后的实践活动作为游戏的前奏,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用品图片及词卡。(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1.播放歌曲《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2.教师引学:歌词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3.引出课题。

4.请学生介绍书包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

1.学生跟唱歌曲。

2.学生回答背书包的原因。

3.齐读课题。

4.学生先查看书包,然后说一说书包里都有哪些物

品。

1.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1)上学为什么背书包?

(2)用有有还有介绍书包里的物品。

二、勤读多想,自主识字(用时:22分钟)

1.老师领读课文。

2.教师引学:(1)根据字音,自己读读课文。然后给同桌读一读。

(2)指名领读课文。

(3)齐读课文。

3.图文结合,初步识字。

(1)游戏活动:找朋友。将学习用品图片贴在黑板上,认读词语卡片后与图片相对应。

(2)对照生字表,画出我们要学习的会认的字。

4.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读错的在生字表中画出来。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5)小组内评价学习情况。

5.要求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并在学生学习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再次提高对生字的认识。

(1)开火车读生字。读一字组一词。要求学生认真听,不能重复。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3)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3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1.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一边跟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两人互读课文;齐读课文。

3.学生识字。

(1)完成游戏活动。将词卡与图片一一对应,并读一读。

(2)对照生字表用圆圈画出生字。再读一读。

4.小组内合作学习。

(1)认真听学习要求。然后按照学习环节有序地学习生字。圈画不会读的生字。

(2)采用这个字的字音是( ),它是( )结构的字的形式,进行小组内汇报。

(3)针对同学读错的字,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字,说??

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4)读生字,给生字组一两个词语。能说出成语更好。

(5)小组内进行评价。

5.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1)看生字组词。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2)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加一加、减一减、拆部件、编谜语等方法。

(3)认识3个新偏旁。

2.将拼音与生字连线。

笔 chǐ

包 shū

尺 bǐ

书 bāo

课 xué

作 zuò

学 dāo

业 běn

刀 kè

本 yè

校 zǎo

早 xiào

3.扩词。

尺( )( )( )

刀( )( )( )

本( )( )( )

少( )( )( )

早( )( )( )

4.看拼音写偏旁。

dānrénpánɡ( )

bāozìtóu( )

zhúzìtóu( )

三、排兵布阵,巩固识字(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学: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模拟游戏,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

2.课件展示摆放要求。

(1)按照规定方位摆放物品。

(2)读拼音摆字卡。

3.回顾全文。

1.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游戏活动。

(1)按照要求,在各个方位上摆好相应的物品。

(2)认真拼读拼音后按要求摆放字卡。

2.齐读课文。

5.按方位要求摆放下面物品。

笔袋摆在桌面的左上角。橡皮摆在桌面的右下角。铅笔摆在笔袋的右边。课本摆在桌面的中间。作业本放在课本的下面。

四、认真观察,写好生字(用时:10分钟)

1.强调写字姿势及写字本的摆放。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5.展示纠错。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交流反馈。

预设:

(1)尺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本字比木字多一横,可以参考木字的写法,再加上一横。

(3)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按照正确的笔顺写字。

(1)老师范写时,随着老师书写练习。

尺的笔顺是:横折、横、撇、捺。

刀的笔顺是:横折钩、撇。

(2)在写字本上把每个字写3到5个。

6.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尺、本、刀三个字,每字写两个。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猜谜语,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师生一起读。要求学生不准说出答案。想到答案的同学可以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举卡片示意。

2.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3.在合适的地方填上字宝宝。

1.学生随老师一起读课件上出示的谜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跟着老师读。

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都有,文具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书包)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谜语并举词卡示意。

3.大声地读词卡上的字,并拓展组词,尽量与前面的同学组的词不一样。并在合适的地方填上字宝宝。

7.学生口头猜谜语。

8.口头读准生字字音,并组词。

9.读课文,试着填空。

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 )。

课( )作业( ),铅笔转笔( )。

( )课静悄悄,( )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 ),陪我去学校。

二、朗读感悟,发展思维(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小组合作学习韵文。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韵文一共有几句话?

(2)每句话讲了什么?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帮助你。

3.汇报交流。

(1)按照学习要求的顺序进行汇报。

(2)根据各组质疑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疑。

预设:

①课件出示宝贝的意思。

a.对小孩儿的爱称。

b.珍奇的东西。

c.把文具说成是宝贝,表明了小朋友对学习用品的喜爱。

②静悄悄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联系

生活实际想一想,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4.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在小组内互读课文,相互评价。

(1)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

(2)小组内互读韵文。

(3)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

2.生生互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

(1)朗读韵文。按照标点提示找出本文的四句话。

(2)有序地读每句话,说一说自己有没有不懂的词语,以及自己的体会。

(3)把不理解的词语记录下来,在汇报时与全班同学交流。

3.汇报交流。

(1)韵文一共有四句话。

(2)每句话的`意思:

①小书包里装着学习用品,是我的宝贝。

②介绍书包里装的东西。

③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

④小书包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着我。

(3)质疑。

①宝贝指的是什么?这些普通的学习用品怎么能说是宝贝呢?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10.短文一共有( )话。

11.什么时候静悄悄?填上合适的词语。

( )静悄悄

12.选择正确答案。

(1)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

a.平淡的语气。

b.开心的语气。

c.自豪的语气。

(2)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

a.因为是遵守纪律,所以要用严厉的语气来读。

b.静悄悄表示没有什么声音,所以声音要轻。不乱跑是强调纪律,所以不要重读。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用时:10分钟)

1.短文中说小书包是他的好朋友,天天陪着他。那么,你怎么看你的小书包?说一说。

2.课件展示。这个小朋友他在干什么?你知道怎样

削铅笔吗?应该怎样整理书包呢?

3.对学生进行评价。

1.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使用学习用品的。

2.观察图画,说一说小男孩的动作。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3.看课件,同桌合作交流。

4.学生互相评价。

13.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四、指导书写,严格要求(用时:10分钟)

1.强调写字姿势及写字本的摆放。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

写的姿势。

5.展示纠错。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后,交流反馈。

2.早字上半部分的的字形略扁,十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书字的横折钩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3.按照正确的笔顺写字。

4.在老师范写时随着老师书写练习,然后每个字在写字本上练习3到5个。

5.展示书写成果,互相评议。

14.认真书写生字。早、书每个字写3个。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说课稿(表格形式)》

小书包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贴加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

2.白纸若干,勾线笔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样?

(2)局部观察:背带、包身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包身是怎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四、刻画椅子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书包:画这个书包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这个书包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书包画下来)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贴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书包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书包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书包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书包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整个书包,也可以变书包的一个部分,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变得最神奇,还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要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七、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书包?最喜欢自己画的那个地方?为什么?

(2)、同伴互评

师:你们最喜欢其他小朋友画的那个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喜欢他的哪个部位?

(3).教师点评

(根据巡回观察情况进行点评)

小书包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功能,懂得爱护书包。

2、尝试根据书包功能摆放学习用品和其它必用品,学习整理书包。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说出书包的外形、包内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能分类摆放书包中的物品。

活动准备:

每人自带书包一只,内装有书、本、铅笔盒、矿泉水、纸巾等。

活动过程:

1、了解书包的结构功能:

(1)以入小学的准备为话题导入:“要上小学了,书包准备好了吗?看看你和同伴的书包是什么样的?”

(2)幼儿6人一组,围桌而坐,个人将自己带来的书包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和介绍个人书包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3)集体交流。选出几种类型的书包让幼儿观察,说说书包的外形、包内的结构和功能。

提问:“如果班里有相同的书包怎样识别?”(写名字、做标志)

2、整理书包:“上小学要带些什么?这些物品放在包的哪一层比较合适?”

(1)幼儿将各种物品放入书包:“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2)交流整理书包的`经验。(放东西要归类,大小不同的东西,常用的东西尽可能放在外面的口袋里)

3、背书包上学

每人背上书包走一圈,模拟上学去。

活动反思:

总体来讲,幼儿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不足点是,由于幼儿个别差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反复巩固训练。

小百科:书包,是指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学生用来携带课本、文具用品。根据消费者审美品位的改变,书包发展出了一种更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书包

小书包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班小蜜蜂教案6篇

小班音乐小小鸡教案6篇

小茶壶教案8篇

认识小动物教案6篇

小班美术小蜗牛教案6篇

大班音乐小青蛙教案8篇

防火小知识安全教案5篇

大班小乌鸦喝水教案5篇

小学音乐小杜鹃教案6篇

小班音乐小猪操教案5篇

小书包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