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活动和想法的文章,在当下的社会很常见,通过分享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帮助他人看到生活中的积极面,传递希望和力量,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劳动者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1
“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
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高考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当我们走在干净、竞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当天刚蒙蒙亮时,勤劳的环卫工人手持帚、撮子,来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卖力地扫起街道来。她们把街道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不放过一处角落,从不落下一丝灰尘。在红叶似火的金秋世界,环卫工人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灿烂的笑容,满怀信心地挥动着帚,把原本航脏不堪的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条。
“没有你们,城市将会垃圾遍地、臭味熏天;没有你们,市民们将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你们,城市面貌将黯然失色!感谢你们我们的城市美容师!这个城市向你们致敬!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五位劳模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让我们倾听劳模心声,感触工匠精神,展示了什么是劳模风采,什么是劳模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尽管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各不相同,不管是在一个部门从事一项工作还是在多个部门进行多元历练,但他们深知:把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尊重劳动,应当尊重默默无闻的劳模。人所皆知,劳模的荣誉是一个光环,发着耀眼的光芒。但孰不知,这个光环的背后,是劳模们经过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而编织起来的,他们敬业、勤业、精业,把岗位当舞台、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以时间、以身体演绎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劳动者之歌。他们扎根一线,兢兢业业,做一名普普通通却踏踏实实的电力工人。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带领所在团队成功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排除一起又一起故障,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他们勤奋好学,不断进取,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有先进的管理观念,带动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带出了一个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进取创新、团结学习和谐的优秀团队。这些鲜活的例子无一不使我们感慨万千啊。
“劳模”身上浓缩的是一种进取不懈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实干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财富,折射出的是一种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劳动精神,最终留给我们的是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在他们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秀品质,对于不论是新入职员工、还是从事电力事业多年的老员工来说,我们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乌电人,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精神,充分树立起“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难,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3
李晓正,现年61岁,洪江市洗马乡花柳村卫生室医生,从医41年,始终把老百姓的健康当做自己的事,给80岁以上老人免费治病,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只收成本费。同时,他热心帮助关爱留守老人和孩子,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被称为他们的“健康守护神”。他用自己艰辛的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最美乡村医生”的荣誉乳房,为进一步弘扬李晓正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示范作用,在院领导的安排布置下,学习李晓正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认真履行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服务于社会。
做为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本人能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在慢慢的有所提高,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处理每一位病人。以李晓正医生为榜样,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克服不足,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争取创造好的工作成绩,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4
禹城市中医院急诊科大夫刘秀丽街头抢救发病老人、被热心网友誉为“最美女医生”的事迹被众多媒体报道,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近日,我院在全院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学习刘秀丽,创建二级医院”的热潮。
20xx年6月下午,刘秀丽如平时一样骑着电动车去上班,途经行政街交叉路口时,看到不远处围着一群人,地上躺着一位意识不清的老人,出于职业习惯,她立即意识到老人健康出了问题,于是放下车子,毫不犹豫地挤进人群,动作麻利地为病人实行了一系列抢救措施:指刺人中促其清醒、帮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鼻呕吐物防止窒息……在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施救措施后,老人意识逐渐清醒,此时120救护车也赶到现场,看着老人被抬上救护车,刘医生却悄然离开了人群。
当她的事迹“走红”网络,记者采访时,她的一番话更令我们肃然起敬。“当时什么也没想,救人是第一位的,每个医生都会这样做。”“后来有人问我,当街救人难道不怕被赖上吗?我觉得不会,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救人是医生的基本素质,甚至是一种习惯。”“如果再碰上这样的事,我还会这样做。”在她眼中,作为一名医生,医术很重要,医德更重要,每个医生都应该有仁爱之心。刘秀丽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医12年来,她始终把治愈病人当作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她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忘我工作、克己奉公、乐于奉献。不仅为病人看病,还满足病人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为了病人她每天忙碌在医院,甚至不能照顾自己10岁的儿子,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
“最美女医生”刘秀丽的先进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最真实的感动。感动之后更多的是激励,她的事迹始终鼓舞着我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力争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一名临床工作的护士,我立志以刘秀丽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团结奉献、脚踏实地、认真谨慎、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刻苦奋进,不断地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学习她无私奉献、敬爱生命的高尚情怀,在平时的医疗护理工作中,我要像她那样,时刻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把病人当亲人、当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医术为患者精心诊治,坚定不移地做捍卫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忠诚卫士。 学习她心胸开阔、百折不挠、保持激情、追求卓越,用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感恩心待人,责任心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我要像刘秀丽一样吃得苦、耐得劳,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件事、细致地为病人做好每一项治疗护理工作,用真心换真心,耐心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5
在这个日新月异,技术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想要掌握最新的技术设备,就要不断的付出时间与耐心,大量的学习理论知识,不厌其烦的进行实际操作,在一次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这就是在我局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的张师傅,以自身经验告诉我们的道理。张师傅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但作为一个班组中仅有的女性,韩师傅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也一样令我们敬佩。韩师傅是修试班组里面唯一的女员工,但她并没有选择做一朵“温室里的小花”待在办公室处理文职工作,而是跟随班组来到每一个需要检修的现场,不怕脏活累活,身体力行的去和同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任务,在工作需要时,她又强忍着不舍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谌师傅是华电毕业的高材生,也是第一批进入我局的研究生,谌师傅虽然有着名校的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他并没有恃才傲物,进入单位后他虚心向前辈求教,和同事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运用自己的所学与同事合作,取得了多个研究成果奖,为电网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创新的力量,还需要薪火相传的继承与发扬。王师傅是我局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电网工作,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他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后辈,让他们学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的知识,少走了不少弯路,在前人的基础上可以走的更快更远。王师傅作为老一辈的电网建设者,不仅在工作中发挥着工匠精神,而且还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的电网建设者,这次分享会中,有两位劳模代表都是王师傅的徒弟。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匠人精神的传承,才能让我们的电网企业蒸蒸日上。
劳模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主流。通过学习劳模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劳模身上积极的态度、高尚的情操和乐于奉献不求索取的涵养,以劳模为榜样,争做时代楷模。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6
俗话说“美德在劳动中产生”,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一种锻炼;劳动是一种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上了公交车,总能看见司机的微笑。无论,在假期,在吃饭时间,在半夜,都会看到司机们不辞辛劳地开车。早上,很早就要起床;晚上,要凌晨才能回家;中午,要等到车开到终点站了,才能吃上饭。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了安溪,到了厦门,已经12点半了,想要坐出租车回家,可是,已经这么晚了,怎么可能打到车呢?无奈的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坐上了公交车。上了车,我们看到一位叔叔是司机,车上除了他空无一人。我们找到了位置,坐了下来,妈妈与司机聊了起来,这么晚了,还有公交车?妈妈对司机叔叔说:“这么晚了,还要工作吗?”那位司机叔叔说道:“是啊,现在都很晚了,没什么人要坐车,都在家里睡觉哪。只有我们这些要工作的夜猫子,在这开车。”
不说我也知道,都这么晚了,还在拼命赚钱。不!不是赚钱,是为人们劳动。想到这,我不仅愣住了,他们这样子,还不仅仅是要赚钱回家养活家人,这工作这么累,干嘛偏要做这个呢?他们还要为人们劳动,如果没有人来开车,那我们每天要走路,要走多久啊?我彻底明白了。司机们为了让我们省些力,坐上车,不用走那么多路,半夜还在开车,说不定,早上3、4点就要起床呢!看着司机叔叔开着车的背影,我热泪盈眶!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还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有无数人组成,这里通过他们为我们的劳动,赢得了乘客们的尊敬。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自己的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在人的身上劳动是最美的!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篇7
五一劳动节是国际性的节日,最早起源于1886年5月1日的美国芝加哥工人的罢工活动,最终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工人们获得了胜利,这才有了八小时工作制。而在现在社会,我们在谈到“五一”的时候人们更关注的是劳模精神和劳模事迹!目前,全国上下正掀起一股弘扬劳模精神的热潮,为了学习劳模身上的精神品质,我特意观看了劳模的先进事迹。
要说劳模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肯定是勤奋。在我们的印象中劳模就是不分白天黑夜,挥汗如雨的在工作,他们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跑得比马快、吃得比鸟少。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勤奋要苦干,但更要巧干。在学习了劳模的先进事迹之后,我发现劳模不是靠“蛮力”拼出来的,而是结合自身的智慧以追求高效率、创造高效益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勤奋才是真正的`勤奋,这样的劳模才是真实的劳模!
除了勤奋之外,劳模身上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创新精神。劳模的创新精神是基于他们勤奋务实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创新不注重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是把能否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劳模精神实际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弘扬劳模精神,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只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才强调。它必须体现在每一天、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
劳动者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