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在当前的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总结心得体会时,可以聚焦于关键的学习点,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陶艺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陶艺心得体会篇1
今天放学后,我来到“童画乐园”上第一节陶艺课。
一上课,老师首先给我了一大块深棕色的“泥巴”,还告诉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师让我把那块陶土使劲扔一扔,揉一揉。让我不要“心慈手软”,把它想象成一个仇敌。于是,我把这个“仇敌”使劲地又压又揉,还“轰——轰”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会儿就变得脏兮兮的,沾满了陶土。然后,老师又让我取一小块陶土,并且让我把它搓成圆形。接着,老师让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个小洞洞,让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来老师让我做一个杯子、碗或者是一个盆呀!我决定做一个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细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个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没吃饭似的,软绵绵地“趴”了下去。老师赶紧告诉我“补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开,让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这才重新“站”了起来。我又把小花盆装饰了一下,我先搓出了两根细细长长的“面条”。然后,我把刚刚搓好的“面条”围在小花盆上。为了让小花盆看起来更生动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条”摆成了好看的“波浪线”形,还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纹。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个个不同表情的小人脸,并“贴”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师又让我在小花盆里“种”几朵花,还可以“养”一些小昆虫。于是,我便开始动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个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顺序一层一层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叶子”和“茎”,并把它们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着,我又做了两朵“玫瑰花”和两只“小蜗牛”,并把它们放进小花盆,一个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师拿出手机,给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扬我做的不错,要给以后来上课的学生看呢!
做陶艺课真有趣!
陶艺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终于能亲手学做陶艺啦!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了陶泥上,机器慢慢地转动起来,加了些水后,陶泥开始变得光滑柔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我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轻轻往下一压,一个小口就被我开了出来。双手捧着往里挤,那陶泥的形状颇有几分观世音菩萨手中那个仙瓶的韵味;将手放入瓶口中,沿着瓶子的内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间变得又矮又胖,像一个胖娃娃,让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变化着样子,我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浑然不觉陶泥已经摇摇晃晃,快要变成一摊烂泥了。这下糟了,我手忙脚乱地将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较劲儿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望着眼前这个已经没有了形状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坏笑。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细心地用手重新将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最终,我将陶泥定型成了一个陶罐。随后,就到了雕刻的环节啦!我选了一把精细的小刀,开始画起属于我的“大作”来。
我小心地拿着刻刀,在陶罐上细心地刻画着,一点一线,都融入了我认真仔细的心。近处,几棵松柏正傲然挺立着,隐约可见几处民屋。远处,雄伟壮丽的瀑布正飞泻而下,形成了无数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蓝天之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对呀,山水画怎么可以没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几笔,一座座青山就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陶艺能陶冶情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陶艺心得体会篇3
陶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谈起做陶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哩!
“今天肯定又是无聊的一天”,我自言自语道。我无聊地踢着小石头,我顺着一个小石头前进的方向,看见了一个名字怪怪的店——“陶之夭夭”。光是店名足以把我吸引过去,刚推开门,眼前的景象不得不让我叫哇!五颜六色的泥巴映入眼帘,还有各种各样的饰品。我一个箭步冲到了店员面前,询问店员我才得知,这个陶艺是由不同颜色的泥巴组合而成,你可以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经烘烤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做了,看看旁边的'人都干劲十足,我也充满了信心。但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要做一个兔子,首先把白色泥巴搓成2个小圆球,一大一小。再做4条腿。眼睛,嘴巴一应俱全。我拍拍手得意地一笑,但感觉少了什么,对了“耳朵”‘我赶紧做了2个兔子耳朵。ok!不过开始去怪怪的,算了,直接把它送入烤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第一个作品。我把嘴张得好像可以吞掉世界那么大,“这是什么,完全可以和怪物相互吡媲美”。
哎!我灰心失望级了,又开始了第2个作品的制作。为了不伤自尊心,我细心地做了起来,搓2个小圆球当兔子的眼睛,2个稍大一点的做兔子的身体和头部,四肢我可是细心地不能再细心了,搓成一个小木桩的样子,做耳朵时,先把泥巴弄成扁扁的,把多出的部分去掉。做完后,一只四肢健全,不像怪物,精美,可爱的兔子出现在我面前。
我心头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觉,那应该是辛苦和汗水换来的成功吧!我坚信:只要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陶艺心得体会篇4
伴随着愉快的心情,我们完成了五天的劳技生活。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其中,陶艺课让我感触很深,我在制作陶艺品的时候总能从中感悟出很多的道理。在学习陶艺之前,我对陶艺这种东西一窍不通,只是肤浅地认为陶艺不过是捏捏泥巴而已,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并不是很简单。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泥巴,让我们先捏着试试,我捏了好半天却总是捏不好。泥巴不像橡皮泥那么柔软,感觉硬梆梆的,最后导致那块泥巴圆的不像圆的,方的不像方的。后来,老师让我们看他怎么捏,他从一块大的泥巴中取出一小块泥巴,把泥巴搓圆,又把大拇指放在圆的中心,一按,再把剩下的手指往外面一贴,绕着圆捏一圈,然后制作一个把手和一个壶嘴粘上去,一个简单小巧的'茶壶就在他的手里诞生了。
看着老师捏得十分轻松,我跃跃欲试,开始捏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我觉得我肯定会捏得很漂亮。可捏着捏着我就泄了气,因为我总是捏不好,都试了三次了,每次都失败,这茶壶不是边裂了,就是底部破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没有破,但形状却歪歪扭扭,像一个怪物,难看极了。老师看到了,就跟我们说:“别看我做得很简单,实际上是很难的。我学陶艺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呢。费尽心血,才能做成这样的”
王安石的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啊,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想把事做好,不下点功夫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陶艺心得体会篇5
昨天妈妈带我去了陶艺吧,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心想终于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陶瓶了!
到了陶艺吧,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好精致的陶器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贴墙而放的木头架子,上面摆满了已经做好的陶器。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瓶瓶罐罐,仿佛也有生命一般,它们姿态各异地站在那里。有的优雅,细长的瓶颈,让我想起长颈鹿,有的`笨拙,大大的肚子像猪八戒……
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做陶艺的机器。陶艺老师让我坐在一个比较小的机器旁边,给了我一块儿泥,陶器制作就这样开始了。我先把泥揉成了一个圆柱体,再用劲儿往板上一摔,紧接着,老师发动了机器,圆盘带着泥飞快地转了起来。我紧张地用水浸湿了手,握住了泥,通过挤压,努力把泥变成我想象中的花瓶形状:细长的瓶颈,矮小的瓶身。很快花瓶的形状便开始显现出来,但这时候它还是实心的,于是我用两个拇指把它掏成空心。可就在这时,原本细长的瓶颈却变粗了!老师看见了,赶快走过来,用一只手掐住瓶颈,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插入瓶口保持空心,于是,我心中那美丽的花瓶的样子又变回来了!我开心极了!
做好了之后,老师帮我把它取了下来,放进特别的烤箱中烤了十五分钟左右,烤后的花瓶就硬多了。然后我就开始上色了,先上了一层白色,在上面仔细地画了几朵粉色的小花。晾开了之后,一个漂亮的小花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一刻,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美滋滋地抱着自己亲手做的花瓶,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在花瓶里插了几朵小野花,真是越看越喜欢。
陶艺心得体会篇6
今天是星期二,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学陶艺。
到了画室,见到大板桌上放着一大块陶泥,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和弟弟马上坐到位子上去。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恐龙,每个部位都要做到细致和像。”说完,老师拿出恐龙资料,给我们挑选一只来做,过了一会,老师又温和地对大家说:“我先做一只剑龙给大家看:先把报纸包成一团,然后把陶泥压成像一块烙饼的样子,最后把陶泥包着报纸,在前后留两个洞,捏上头和尾,再把脚捏在下面……”,我和弟弟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我打算做一只剑龙,弟弟打算做一只鸭嘴龙,他开始做恐龙的身体怎么也做不好,我看了,就一边做自己的恐龙,一边帮弟弟,可弟弟没耐心,他做不好就说:“算了,我做长颈龙得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做,我告诉他:“你先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然后和姐姐一起做头、尾巴和脚。”
果然,他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真的做出来了,我夸他真棒,他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做头。弟弟总是把头捏的太尖了,做的像条尾巴,可我想:这工夫可不能白费,把它当尾巴得了。于是,我把它捏到尾巴那里去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做头,我让他再做一次头,他像上次一样,做的像条尾巴,于是,我把尖头一拆,就变成了圆头,我告诉弟弟能捏上去了,他就捏上去。我看只剩下脚了,又鼓励他,弟弟甜甜地笑了!
最后,我们把柱子似的脚捏好,就给老师看,老师说:“做的不错,还要努力!”
晚上回家时,妈妈表扬了我俩能互相帮助。
陶艺心得体会篇7
xx年6月12日,陕西省校外教育组织的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画上了的句号。能又一次参加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我很庆幸,这次培训让我的在陶艺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使我的陶艺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谢陕西省校外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眉县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培训条件。
本次培训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专业功底过硬的渭滨区活动中心何亚周老师、眉县活动中心李晶老师授课,还特意为我们邀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艺坊林琴这样的大师级别老师为我们传经送宝。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创作及装饰、拉坯造型、修坯、画釉、上釉及烧制等内容。
在李宏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复练习了拉胚的技能,每一个学员都做出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通过练习也使我又一次认识到陶艺这种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论、技法和创造性缺一不可。别看简单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难进行。而烧制前的关键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师要求不仅要使作品厚薄均匀,还可以根据器型不同,造型出流畅,温润,细腻的作品。按照老师的指导,大家用陶艺工具开始对作品进行处理,进行精细的装饰,当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满了教室,大家都说收获是沉甸甸的。最后通过老师点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驾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师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画釉、上釉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荡釉的上釉方法,在尝试画釉、给自己作品上釉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运往宝鸡进行高温烧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满足感,就会激动不已。
三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将在我们的心中沉淀扩散,陶泥在老师手中的随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学习以及回家后的练习,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精通陶艺制作的陶艺老师。
陶艺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指挥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