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的反思和总结,为了深入地了解自己,写心得体会能使我们对所经历的事物或情况的个人感悟和体验,以下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丰碑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丰碑心得体会篇1
第一次读完丰碑,我的眼睛湿润了。想起当年郭沫若曾为正义而讴歌: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尘埃落定,中国是胜者,是名副其实的东方雄狮!
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少不了一串串刚正不阿的脚步,那是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那是谁?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前丝毫无惧怕之意,而是永不回头向前冲的那是谁?那是我们飞夺泸定桥,翻过大草地,勇攀高雪山的无数革命先烈们,是他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精彩篇章!
忘不了,忘不了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勇攀雪山的故事,忘不了在雪山上有一位军需处长,他为了战士们能个个穿上棉衣,在千里冰封的雪山上将自己的那一件留给其他战士,他仍旧穿着那件破烂单薄的衣服,那种刻骨铭心的寒冷只有他独自承受。但是他的身体终究不是铁打的,在冰冷的雪山上活活冻死了。雪残忍的将他的躯体埋了起来。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不能走出雪山了,但是我相信在那寒冷的冰雪下的军需处长不管身体多么冷心还是热的。那是一颗火热的爱国的舍己为人的红心。
难道,有这样战士的队伍会失败?难道,有这样领导的队伍会失败?回答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不!不会失败,中华民族不会失败!
仰望星空,依稀记得董存瑞奋不顾身,大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于是他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在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中,一条年轻的生命如流星般逝去,热泪洒遍衣襟。回想曾经有多少这样的生命逝去?有多少这样感人的故事?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感人,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烈士们啊!你们用鲜血铺就了开国大典的红地毯,多么伟大;你们用生命的多姿渲染了鲜花的芬芳斑斓,多么美丽;你们用青春的绿色点缀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生机盎然,多么正义;你们如绿叶点缀着祖国这朵绚丽的红花,多么无私……你们献给了祖国一切,我要把无限的敬意献给你们!啊!不朽的丰碑永驻心间!
丰碑心得体会篇2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人们扫墓祭祖,弘扬孝道,表达对故去先人的追思。同时,不少群众自发前去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祭扫先烈,敬献花篮,寄托对英烈精神的守望。家之“孝”与国之“魂”相融合,汇聚成朴素生动的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又到一年清明时,古老的长安城柳絮纷舞,落红遍地。环城公园内百花争艳,春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护城河的河水仿佛被春风抚平了褶皱,静静流淌。十二烈士就义旧址纪念碑就坐落于此,向过往群众讲述着杜斌丞、张周勤等革命者为了党的事业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启迪思想,荡涤灵魂,催人奋进。
莲湖公园内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塑像栩栩如生,胸前的红领巾宛如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仿佛看到了身处狱中面黄肌瘦的小萝卜头依然在做着思考,关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思考,关于自己和狱友们自由和解放的思考。不远处是中共西安情报处交通联络站——奇园茶社旧址。驻足纪念碑前,我不禁联想到那副“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的寓意深刻的茶联,南来北往、品茶笑谈间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智慧和胆识。
杨虎城将军别墅位于青年路117号。别墅大门上方,镶嵌着书法家寇遐所题隶书体“止园”二字匾额。穿过大门,迎面是一座青瓦灰墙的两层小楼,楼顶飞檐翘脚,三面月台,呈“凸”字形,月台的栏杆和窗户采用欧式风格,中西合璧,相得益彰。这坐小楼记录了杨虎城将军同王世英同志商谈国共合作抗日、同张学良将军磋商“西安事变”、同周恩来同志商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重大事宜,见证了杨虎城将军“虎将雄风一世豪”的生平。
丰碑心得体会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60年前,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60年后,只为这一句话,祖国大地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谁又曾想过,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几千甚至几万年前,有多少战士浴血沙场,只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中国融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
从古猿人到现在,许多年过去了,中国在这段时间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大诗人、词人。
陆游是北宋时期一位十分出名的爱国诗人,从他的《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到临终时的《示儿》,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忘记自己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个“悲”是他对祖国一生的情感,也是他最后的担心,这个字不正是陆游一生的写照吗?从少时了解祖国到成年时的爱国,再到临终的忧国,无一处不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到有一天大军平定中原的时候,你们在祭拜我时,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这句话是陆游对祖国的最后的祝愿,也是他最后释放出的爱国的崇高的人格魅力。
这首《示儿》正是所有爱国诗中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古今中外爱国大诗人心中的情感寄托。
他们对祖国的爱都表现在文字中,这才是真爱。
丰碑心得体会篇4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曾经有多少的儿女,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来谛造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刘胡兰、杨靖宇、李大钊……他们那不朽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形象如一座丰碑,让人敬仰。他就是我国第一任总理——周总理,因为我曾追随着何其芳的回忆走进总理的“一夜的工作”。
读过这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课文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课文一开始这样介绍总理的办公室:“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当我和同学反反复复读这句话的时候,刚开始心中有不解,老师为什么要我们用心地读,一遍不就够了吗?可当我真的把自己的情感与总理的劳苦、总理的简朴紧紧相连时,刹那间,我的心震憾了。这是谁?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呀!作为国家总理的生活是如此的简朴,而我们少先队员呢?掷馒头、倒米饭、扔衣服,一件件往事拥堵在我的心口,更让我陷入深深的内疚之河,我为自己曾经的行为而惭愧。当我再次读到“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和他那认真批阅文件的画面,我的心湖再次泛起阵阵涟漪,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想到自己每天写一点作业,背一点书,就喊苦喊累,和周总理比起来又能算什么?和周总理的工作量相比,我该羞愧啊!当我再看到周总理的夜餐只是一杯热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时我能对自己说什么呢,因为这让我想起一件事。记得有一次考试,我考了一百分,就向家人要东西:“奶奶,我要吃烤鸡翅”,“爷爷,给我买玩具”,给你买!“妈妈,我要买游戏机”,“小祖宗,这就给你买”。琳琅满目的礼物向我涌来,一种满足感写在了我的脸上。如果总理看到我这样,他一定会为中国的明天而深深担忧,顿时,我只觉得头特别重,刚才激情澎湃的心一下子消失在九霄云外,羞愧难言。
周总理为我们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劳苦功高,他的生活简朴将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每个人的心中。
丰碑心得体会篇5
俗话说:“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可是,在文中的军需处长,却是舍己为人,奋不顾身得去帮助战士们,而毫不在乎自己的死活,把仅有的一件棉衣都给了战士们……
在一个冰天雪地非常寒冷的冬天里,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可就在这时候,军需处长看见一位穿着单薄的战士向自己走来,军需处长毫不犹豫得就把唯一棉衣给了战士,自己却冻僵了……
人哪有不怕死呢?可是文中的军需处长并不是不怕死,可当军需处长想起祖国,想起渺小的自己,在想想中国的未来,他终究还是把这一件怀着满满爱心的棉衣给了这个年轻的战士……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军需处长的人生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这让我想起了在惠州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的哥哥想带着自己的小狼狗想和我们玩,我们不但不敢和它玩,还被它吓得屁滚尿流,我们急忙爬上滑梯,可妹妹爬得慢了,我便迫不及待得把妹妹挤下滑梯,自己赶忙爬上去,而妹妹却从滑梯上掉下来,摔得哇哇大哭,这时,我才后悔末及……
想起这件事,我的精神和文中的军需处长的精神比起来,我的脸真是“从头红到脚”啊!
也是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人生是短暂的,可如果你懂得怎么让它变地有意义,那么这样的一个短暂的人生也是值得的。
丰碑心得体会篇6
7月15日,宾阳中学各地校友群突然跳出来一则消息:宾中传奇人物杨锦铨老师与世长辞!刹那间,校友群内燃起根根蜡烛,校友们在电脑面前掩面而泣,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我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邀请他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难以形容我们的悲痛!我们如何掩藏我们的遗憾!
杨锦铨老师是宾中的传奇人物,他身上的传奇故事多不胜数:他是如何放弃优越的家境来到宾中,如何受尽批斗而依然毅然决然留在宾中,如何照顾他瘫痪的妻子不离不弃,还有外县的学校是如何以请到他去讲一节课而深感荣幸,又有多少学生以能倾听他的物理课而引以为傲… …
在外多年的校友,一起聊起母校就会想起杨老师,一提到杨老师,刹那间对他肃然起敬。不仅是他直接教过的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是那些甚至没有亲耳聆听他的物理课的同学们,都对他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发自肺腑的敬佩和赞叹!
他刻苦钻研教学技巧,精心准备教学资料,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的课堂总是那么充满激情,那些在学生眼中分散、凌乱的知识点在他那里就是信手拈来而且很容易就串到了一起,他的课堂总是能把同学们迅速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物理世界。他把学生们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让同学们集中精力于物理学本身的条理性、逻辑性、趣味性和关联性。
他的学识、阅历和口才,令学生那么折服,再淘气的学生,都自觉地倾听他的授课。他的课堂,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压全场的自信,一种掌控全局的霸气,一个洞悉细节的氛围。他的幽默,又顿时化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同学们感到轻松自然。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就一定要信心满满,而且完全可以做到。他上完课后满头满嘴的粉笔灰,犹如一尊雕像,早已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对尖子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没有优劣之分,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尖子眼中点石成金的大师,又是差生思维豁然开朗的布道者。他指点迷津的本领,简直是一种艺术!很多同学因为杨老师深深喜欢上了物理课,他们甚至愿意杨老师的课拖延一些时间,下课了还沉醉在杨老师的课堂氛围中。他们自己难以想象以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物理课,竟然成绩可以突飞猛进,甚至从拖后腿的学科变成了优势科目,于是乎信心倍增,有的同学甚至把物理研究作为终生致力的研究方向!
那些没有机会上他的物理课的同学,甚至为此遗憾宾中经历的不完整。现在,他们的遗憾成了永恒!我们永远的`失去了体验他的一堂课乃至聆听他的一句教诲的机会!
杨老师多年来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体现了贯穿一生的高度责任感。可是他自己病了,都不曾麻烦别人照顾。他甚至没有给我们一次探视他的机会!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个负责任的形象!
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深怕被老师遗忘甚至厌恶的学生,在杨老师那里得到了安慰和鼓励。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杨老师会特别留意他们情绪的变化,并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他们。当他们因为家庭原因出现了浮躁的情绪时,杨老师会像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对他们予以关爱、引导及帮助。他就是通过这样一各个平凡的小细节中默默垂爱他的学生,他就这样成为同学们的心灵导师与灵魂偶像!
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他用自己的奉献践行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精神!他的一生用至死不渝的爱,拥抱宾中,让我们所有宾中人无不感动!他身上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一个道德楷模一生的坚守与信仰!他身上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如今,我们失去了一位集良师、益友、慈父于一身的前辈!他的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悲痛和永远的遗憾!我们为杨老师充满传奇的一生过早谢幕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
我们将继承杨老师的遗志,发扬他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习他热爱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业绩;我们要学习他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诱惑;
我们要学习他对晚辈那种宽广无私的爱,帮助和扶持年轻人成长,为宾中的事业代代相传甘做垫脚石;我们要学习他知识分子的气节,坚守原则,站稳立场,充分自信,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丰碑心得体会篇7
用好红色资源,汲取红色力量。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年征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之歌。重温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展革命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等革命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难看出,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用好红色资源,就要让广大党员在接受红色教育中汲取力量,让心灵得以滋养、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开启更为辉煌的历程,创造更加伟大的奇迹。
赓续红色血脉,争当红色传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每一次对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如同一座座丰碑,镌刻着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不朽功勋,也激励着后人沿着前辈的足迹接续奋斗。如今,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每时每刻都记录着共产党人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就要让广大党员争当红色传人,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的答案,蕴含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而“红色”始终是最鲜亮的底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用好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丁恒情)
丰碑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指挥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