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是课堂管理的核心,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在制定教案时,需关注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秋风吹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秋风吹教案5篇

秋风吹教案篇1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会拼读我会写

着重( ) 刮折( ) 嘎( )地一声 冰碴( ) 吹号( ) 冰砚( ) 乍( )暖还寒 粗犷( ) 冰溜( ) 褒贬( ) 飘拂( ) 塞外( )

2、解释词语我在行

乍暖还寒:

将息:

鼓苞:

褒贬:

二、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林斤澜,1923年生人,浙江温州人。中学时代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后调到北京文联工作,专门从事剧本创作。一生有许多作品。如《春雷》《山里红》《林斤澜小说选》等。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2009年4月11日16时46分,被称为“短篇圣手”

三、课文阅读指导

1、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请写出你的初读感悟。

这篇散文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导学案

学习目标: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3、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4、学习文中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体会作者对北方春风的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北国的'春风的热爱和歌颂吗?

2、读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江南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

3、齐读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②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4、第10、11段,作者为什么再次写到江南的春风?

小结:这篇文章,作者抓住江南春风的怡人轻柔和北国春风的豪迈粗犷,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歌颂了北国春风,表达了对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赞美之情。

秋风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背诵儿歌。

2、正确认读词语,学会本课生字“春、桃、吹、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四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难点:理解“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的句意。

教学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去找春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是呀!春天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春风吹》。

二、初学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这首儿歌共有几节?(每节中间空一行)

3、借助拼音,学生自学儿歌。

4、师生共同评价。注意读准翘舌音“吹”

5、齐读儿歌——背诵儿歌。

三、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1、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2、思考:春风除了吹绿柳树,还能吹绿什么?春风会吹黄什么?(指导朗读第一节)

3、春风会吹醒什么?为什么这里用“醒”?(指导朗读第二节)

4、指导朗读第四节。思考:春雨是怎么下的?应该怎样念这句话?(声音轻轻的)

5、为什么孩子们要快来种葵花?你觉得这句话该怎样读?(招呼、急切地语气)

四、熟记词语。

五、春天你还看到哪些变化?你能自己编几句儿歌吗?

六、写字指导。

1、认一认生字。

2、观察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

秋风吹教案篇3

目标:

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准备:

每人一片秋叶。

过程:

1.教师朗诵歌词,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幼儿与教师一起听伴奏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树叶飞的情景。

3.分辨并表现音乐的快慢。

教师用钢琴弹奏出快慢不同的音乐,模拟风声,启发幼儿想像,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4.游戏:“秋风和小树叶”。

幼儿手持树叶,边唱歌边舞蹈,歌曲停时,教师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时,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多种动作表现风吹树叶飞的情境。

建议:

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教师可以提问:“小树叶,你飘到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x。”

评价:

1.会用柔和优美的歌声唱歌。

2.想像并会用双手在头上、体侧、左右摆动,表现出多种树叶飘落的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秋风吹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春天来到了,谁都向往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花吐蕊,小草吐绿,这个季节给小朋友提供了充分感受美好自然界的环境。在一次午后散步中,孩子们被幼儿园院内的白玉兰、桃花的阵阵清香和他们的美丽吸引住了,小朋友三五成群的看着说着,兴致勃勃。《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出一首以"春风"为的诗歌,让幼儿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来感受美好的春天。

活动目标:

1.谈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并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字卡、操作卡、小图卡若干、磁带、观察春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经验回顾,说说春天的特点。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带着谁来了?(出示春姑娘图片)

2.利用图夹文形式教师逐一出示图卡,进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风一吹

吹绿了……吹来了……

吹开了……吹醒了……

吹得……轻轻飘

小朋友们……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

二、集体创编:尝试创编诗歌《春风》

1.教师依据幼儿提出的'想法,示范创编诗歌的方法。

2.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来试编诗歌。

三、自由创编:指导幼儿利用操作图卡来进行创编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练习创编,互动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选材结合季节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充分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2、教师为幼儿提供独立活动和创意活动的机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3、在尝试使用图记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时机运用图记。

归纳了三点:图--字--词句的过渡。

小班出现图记时多以阅图为主,它可以出现在学诗歌之前,而且图记要大,具体形象,色彩鲜艳,幼儿对图记有了一定理解认识后,可采用标志、手势、来学诗歌。

中班多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在制作图记时开始向抽象性过渡,可出现简笔画,数量多一些,也可偶尔出现文字符号。

大班时阅读文字量加大,多以组合出现。

4、根据此类活动我还展开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夏天》《我爱》,都是通过以上的形式创编不同的诗歌内容,孩子的创造空间更加宽泛,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秋风吹教案篇5

一、文学常识

林斤澜:浙江温州人,作家,代表作有《盆景》、《山里红》,是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

二、课文分析

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把前后分成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与江南春天对比,北方的春风让人有意见。

这一部分作者先摆出了人们对北方春风的三种意见——短、风大、刮土。与之对比,江南的春天柔美令人陶醉。第二部分:着重描述北方春风的特点。这是文章的重点。

1、北方的春风有哪些特点?与南方春风有什么不同?

“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风来时的雄浑辽阔写北方春风的非凡气势。以“扑、漫、插、灌、呼啸”等准确而有表现力的动词,写北方春风强劲的力度。“呜呜、哄哄、撒拉撒拉、轰、嘎”等拟声词从听觉写北方春风的雄壮的声威。江南的春风更具柔性,北方的春风更多一份豪壮,更具阳刚之美,更能磨炼人们的意志。

2、反复阅读课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怎样的态度?酣畅淋漓的描绘,赞美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

3、找出文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赞美北国的春风是具有阳刚之美的雄风。

三、重点语句理解

1、“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中的“有名无实”是指什么?从下文的“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的语义可以得知,“有名无实”是指在北方看不到南方春天的美景。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写的是什么景象?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生机勃勃。

3、“轰”的一声,是哪里来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北国的春风强劲有力。

四、写作特点

1、对比。江南春风与北国春风相对比。

2、运用抑扬的手法。写江南的春天先扬后抑;写北国的春风先抑后扬。

3、寓情于景。比较《春风》、《春》两篇散文的异同。

4、《春》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语言清新明丽;本文描写的是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语言质朴刚健。

5、都属写景抒情散文,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本文运用了对比和抑扬的手法。

7、《春》的思路是:盼春、赏春、赞春。《春风》的思路是: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和描绘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前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

[为你导航]

四季如歌,如歌四季;人生如歌,如歌人生。让我们投入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怀抱,去悉心感受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酸在魅力四射的'四季中,获得大自然的精神,得到生活的启示,丰富自己的情感。

欣赏本单元一篇篇美文,首先要欣赏其优美的语言,沉浸于字里行间,体味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揣摩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技法。同时,还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在对比赏析中品味不同的主观感受,领略独特的表达风格,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为你点津]

1.请简析《春》的结构特点。

文章共10段,大致可分3部分:盼春(第1段);绘春(第2—7段);赞春(第8—10段)。绘春是主体。第2段总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作者有条不紊对春天代表性景色进行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及老老小小的迎春图跃然纸上,把一幅江南水乡生机盎然的春天写得活灵活现。最后,作者用三个排比段和比喻句赞颂春天既是新鲜的,又是充满希望的。

2.说说朱自清和林斤澜笔下春天的特色。朱自清笔下描绘的是江南的春天,它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春花争奇斗妍,春风轻拂宜人,春雨滋润万物。林斤澜笔下描绘的是北国的春天,它刚劲有力,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踢开千里冰封,惊醒冬眠生命。

秋风吹教案5篇相关文章:

教师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通用7篇

2023秋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7篇

2023秋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精选6篇

幼儿数字教案中班教案最新5篇

消防安全教案教案最新5篇

大班水果教案科学教案5篇

传统节日教案教案5篇

观潮教案设计优秀教案5篇

教案大班健康教案模板5篇

教案大班健康教案最新5篇

秋风吹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