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灯笼教案模板8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一份明确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课程的成效,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是现代教案设计的重要原则,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粘灯笼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粘灯笼教案模板8篇

粘灯笼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 愿意参与涂色活动,感受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知道灯笼的颜色是红红的。

3,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度,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 画有灯笼轮廓的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2, 红颜色的蜡笔若干

3, 录音机一个,磁带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一:宝宝们,我们过节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提问二:宝宝们,我们过节和过新年的时候,门口和街上都挂上好多好多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好多好多的灯笼)

提问三:宝宝,你看到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交流,学说红红的灯笼)

(二)引导幼儿学习作画

1, 教师出示画有灯笼轮廓的纸,提问:宝宝,这是什么呀?(幼儿回答)

2, 教师小结:哦,灯笼是红红的对吗?(出示灯笼轮廓图纸)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没有颜色的灯笼怎么样让它们变成红红的灯笼呢?

( 引导幼儿说出涂色 )

3, 教师向幼儿讲解做画的要求:

1,教师范画,重点突出涂色时方向要一致。(例左右左右、上下上下)

2,提问:宝宝,老师是怎么涂色画红红的灯笼的?

4, 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涂色

1,幼儿动手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任选方法涂色,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三)讲评幼儿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

(1) 我们今天的小画家的画真棒,瞧xxx涂的颜色非常均匀,xxx这次也能大胆地画画了,……逐一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 让我们把红红的灯笼挂在教室的门上,好吗?结束活动

粘灯笼教案篇2

内容与要求:

1.理解加法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口算5以内加法试题。

活动准备:

1.课件《节日的灯笼》。

2.得数为5的加法算式题卡(含得数)4+1=5、1+4=5、2+3=5、3+2=5,若干张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无得数)以及相应的得数卡。

指导要点:

一、忆一忆:我做的花灯

1.教师:前面我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花灯,想想看,什么时候要挂花灯呢?

2.老师今天又带来一些花灯,请小朋友一起欣赏。

二、看一看,节日的灯笼

1.教师播放课件【片头】,请幼儿说说看:5个灯笼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节日里挂起来的这些灯笼,不但告诉我们节日到了,也让我们找到了它们的不一样。今天我们

还能用它们来学习加法的本领。

三、算一算:灯笼里的数学

1.认一认、读一读、找一找。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题卡,如下:

4+1=5 1+4=5 2+3=5 3+2=5

教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吧?(都有"=""+""都有5"等。)

2.让加法算式题卡和5盏灯笼"做朋友"。

教师:这些都是5的加法题。它们要与5盏灯笼做朋友。我们怎样才能让它们做朋友呢?如:小朋友刚才找到了5盏灯笼里有大小的不同,那么大灯笼有几盏?小灯笼有几盏?它们加起来是几盏?

教师:我们去找找你所认识的数字的`加法算式题卡,让算式题卡和灯笼做好朋友。教师操作课件

?大小灯笼】。

如果按照灯笼的颜色不同,我们怎样为算式题卡找朋友?播放【红黄灯笼】。(也可以从灯笼有无图案【有无图案】、灯笼形状【圆形方形】等方面入手。)

3.请幼儿在找到算式题后,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和这些灯笼做朋友?(如4个小灯笼和1个大灯笼可以与1+4=5做朋友;4个圆形灯笼和1个方形灯笼可以与4+1=5做朋友,等等)。教师边说边操作课件(点击),题卡答案会展示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四、口算5以内的加法试题

1.提出问题。点击课件【贴一贴】

出示 4 + 1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以及 4; 3; 2; 5; 4,让幼儿帮小明找找丢了哪些数字卡。

教师:这里有6道试题,一道试题应该有一个得数,而现在只有5张数字卡。那小明丢了一张数字为几的卡片呢?

2.算一算。

幼儿算一道题,贴上一个得数,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边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操作课件,当幼儿回答正确时,点击"答案"按钮,给幼儿以鼓励。

3.等全部数字贴完后看少了哪道题的得数,为小明找出丢了的卡片应该是多少?

4.教师:谢谢大家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告诉他少了数字5的卡片。

延伸活动

为幼儿提供10以内的加法试题卡(无得数)和相应的得数卡,幼儿继续玩计算配对游戏。

粘灯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4、参与节日游戏。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粘灯笼教案篇4

教学目标 :

1.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是人们的爱让小作者脱离危险,学会感谢他人的爱,并关爱他人,并从作者童年的这段往事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2. 理解满山遍野、抽搭、拽等词语的意思。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婆、骤、坠、亏、瘦、恰、盲、援;要求会写的字有:婆、杂、幕、溜、亏、瘦、恰、卡、盲、肢;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瘦弱、恰恰、卡住、杂草、盲目、四肢。掌握多音字:卡。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3—8自然段,学会感谢他人的爱,并关爱他人,并从作者童年的这段往事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满山遍野、拽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全班齐读课题后质疑:读了课题,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展示课件第二屏)

(二)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自由读文,画出本课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三)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四)汇报自学成果,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并口头组词。

(五)教师重点指导:

1. “卡”字是多音字, 口头组词。

2. 注意“瘦”字中“叟”的笔顺和笔画;杂字上边的“九”字,一撇上不要加点;“盲”字上边的“亡”不要多写一点。

3. 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后齐读。(展示课件第三屏)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后思考:用一句简短的话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我”是怎么坠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四)出示句子及课文41页的插图: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展示课件第四屏),指名读后互评朗读。(板书:哭喊)

五、小结

六、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激情导入

(一)齐读课题。

(二)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开火车读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回忆当时的情景。(展示课件第四屏):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二、品读课文重点段,悟情悟境

(一)学习3—5自然段。

1.抓住重点句,自主学习 自由读3—5自然段,思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却仍然坚持着,坚信着。“我”在坚持着什么,坚信着什么? (板书:坚持 坚信) 2.汇报自读情况,悟情悟境,品读句子。

(1)“我”在坚持着什么?

①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全力拽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展示课件第五屏)

②换词理解:“拽”的意思。

③谁能通过朗读为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指名读后互评朗读。

(2)“我”坚信着什么?

①谈话: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的亲人会来救你吗?

②带着这样的信念读句子: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来救我的。(展示课件第六屏)

③拓展说话:小作者这样坚信自己的亲人会来救自己,说明他的亲人平时对他怎么样?他的亲人平时是怎样关心他的?进行说话练习。(展示课件第七屏) 当我生病时,外婆 。 当我 时, 。

(3)出示句子: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展示课件第八屏)

(4)指导朗读:正是亲人的爱让“我” 坚持着,坚信着,让我们带着这份爱读句子。指名读后分小组读。

(5)指名读后分组读,齐读。

(二)学习6—7自然段。

1.自主学习,读练结合。 正像“我”坚信的那样,“我”的亲人来救“我”了!这时,“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我”听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我”看到的句子。(板书:看到 听到)

2.指导读法,阶梯朗读。

(1)“我”听到了什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我”听到的声音的特点吗?

出示句子: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展示课件第九屏),指导朗读,体会声音的特点。

(2)我们读好了关键词就能读好句子,让我们把这声音放到句子中去,朗读句子。

出示句子: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指导朗读,读出呼唤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特点。(展示课件第十屏)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这声音是“我” 急切渴望听到的,指名读并自我评价后,请会读的同学起立读。

(4)拓展说话:听到这喧哗声,我想来找小作者的人一定很多,哪些人会来找他?

(5)创设情境练说:如果你就在这寻找的人群中,如果你就是小作者的外公、外婆、是他的哥哥、姐姐,是他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呼唤他?请你来试着呼唤一下吧。

(6)深化理解,再读句子:同学们,从你们的呼唤中,我听到了多少焦急、担忧、多少关爱啊!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段话。

(7)自主品读:我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该怎样读?(展示课件第十一屏):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学生自由品读后再指名朗读,读后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8)齐读。

(9)课件展示火把由一线,然后看到一片,一大片最后变为满山遍野的景象。深化理解“满山遍野”一词。(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10)拓展说话练习。(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满山遍野的( )。

请用“满山遍野”说一句话。

(11)天色越来越暗,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如果是你掉在这井中,听到这声声呼唤,看到这火把满山,你是什么心情?带着体会读句子:顿时,我泪如泉涌。(展示课件第十四屏)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板书:泪如泉涌)

(12)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13)以读代讲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是啊,这泪水中包含着多少感动,多少激动,真是百感交集!此时,我的身体是冰冷的,心却是温暖的,泪更是热的!

同学们,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来学习第七自然段吧。全班齐读第七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全班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八自然段

(一)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本来以为只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会来救自己,可是,让他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

(二)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句子末尾叹号表达的感情。(展示课件第十六屏): 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

(三)就让我们带着感情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吧。指名读后齐读。 (展示课件第十七屏):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

三、情感升华,再读课题

(一)(展示课件第一屏),教师在课件的背景音乐声中与学生交流:在这寂静的黑夜,看到这满山的灯火,也许你感受到的是它的绚丽,但在此时,在小作者的心中,看到这满山的灯笼火把意味着什么?

(二)指名带着体会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练习,积累语??

(一)过渡:课文学到这里结束了,爱的传递却没有结束。作者在这灯火之夜得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因此写下了这篇文章感谢人们的爱。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得到过很多爱。

(二)你想对那些曾经关心、爱护过你的人说些什么呢?说话训练:(展示课件第十八屏): 让我为那些关心、爱护过我的人:

1.唱一支歌

2.诵一首诗

3.写几句话

(三)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练说,再指名说。

五、总结

六、作业

(一)用“满山遍野”写一句话。

(二)像小作者那样,把自己得到别人关心、爱护的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坚持 听到

哭喊 泪如泉涌 坚信 看到

粘灯笼教案篇5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u展示制作步骤。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随笔

粘灯笼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习“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粘灯笼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教师和幼儿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粘灯笼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问、阅读等活动,对元宵节的传说与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

2.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等活动,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资料。

活动建议:

1.与幼儿谈论关于元宵节的话题,提出关于元宵节的新问题。

2.鼓励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问、阅读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丰富元宵节的经验。

3.在班上开展“话说元宵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介绍自己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的关于元宵节的新认识、新经验。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家好!今天我们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地方非常的奇妙,值得我们我们去看。

粘灯笼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幼儿说课教案范文模板8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模板最新8篇

2024年中班游戏教案模板8篇

枫桥夜枫桥夜泊教案模板8篇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模板8篇

月亮走语言教案模板8篇

幼儿认识7的教案模板8篇

7-9的乘法口诀教案模板8篇

关于光和影的教案模板8篇

水果的幼儿园教案模板8篇

粘灯笼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