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精品教案推荐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有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优秀的教案应考虑到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小班精品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推荐7篇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1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2

设计思路: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的许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大、小这一特征是3-4岁幼儿容易感知和体验的。因此,我设计了“大小标记找朋友”的游戏,首先让幼儿通过形体动作感知、体验大小标记的含义,再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大大小小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最后将大小物体归类并匹配大小标记。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和比较物体的大小,认识大小标记从而初步建立对大小概念的认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幼儿的感知能力和比较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1、认识大小标记。

2、学习为大小不同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大小不同的物体,对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2、教学具准备:大小标记人手3-4张;活动室内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书架上摆放大小不同的图书、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盘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小标记。教师出示大小标记,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大和小标记的形态,理解标记所代表的含义。“老师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的是一个娃娃。请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二、巩固认识标记的含义,学习为标记匹配相应的物体。

1、为标记找椅子。

“教室里有许多椅子,它们一样吗?”(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标记的小朋友应该坐什么椅子?拿小标记的小朋友坐什么椅子?”幼儿根据标记找到相应的椅子坐下,并检查“你拿的什么标记?坐的是什么椅子?”。

2、为物品匹配标记。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标记做朋友,请你选一张标记,给它找一个好朋友。”幼儿自由选择标记贴在相应物体上,游戏反复进行3-4次。

3、将大小物品归类

并送标记。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筐子,请幼儿思考:“这两个筐子一样吗?哪些物品应该住进大的‘家’(筐子)中?哪些应该住小的‘家’中?”请幼儿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归类。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知道哪里是大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儿为物品送标记。

活动延伸:

1、这样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引起幼儿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在给大小物体送标记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体验,认识到物体之间大小的差异。

2、在数学活动角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小游戏让幼儿感知、比较物体的大小。如:摸箱游戏,让幼儿摸出一个玻璃球,再摸出一个比这个球大(小)的球,并按照标记放在相应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游戏,让幼儿用油泥制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将果子按照标记挂在“树上”,幼儿通过揉、团的动作,触摸、观察比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认识大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大小排序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队,给大小不同的碗排队等。并可进一步进行大小对应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盖、给大小不同的动物喂食物,从而获得大小对应的经验。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情节的趣味性,说说关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确的'穿脱鞋子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乐于帮助同伴。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现的角色手偶。

3、一双鞋子、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出主题。

(1)你收到过新年礼物吗?是什么样的礼物呢?说出来听一听。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礼物,可这份礼物却给他带来了一些小的烦恼?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2、引导幼儿看故事,猜一猜情节。

(1)请幼儿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故事画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为什么来到他身边?小羊帮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狮子为什么也出现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儿欣赏故事。

(1)幼儿分段欣赏故事,老师一边讲一边帮助幼儿解答刚才遇到的问题。

(2)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识记并理解故事情节。

4、老师请幼儿配合,利用手偶和实物表演情景剧《穿鞋子》。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正确穿脱鞋子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说明。

活动延伸组织"穿脱鞋子比赛"。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喜欢听、愿意讲的愿望。

2、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小老鼠皮皮,半个蛋壳实物,图片五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半个蛋壳,并运用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蛋壳)对,是半个蛋壳。这半个蛋壳象什么呀?(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模仿别人的想法,教师适当启发幼儿拓展思路。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说出这样想的原因)。

二、感受故事。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出示图一)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了?(幼儿回答)

小老鼠皮皮到底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出示图二)提问:

2、小老鼠皮皮把蛋壳顶在头上当成什么?师:皮皮把蛋壳顶在头上,哈哈,可以拿来当蛋壳帽子。走着走着,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没有桥没有船,皮皮会想什么办法呢?皮皮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呢?(出示图三)

3、小老鼠聪明,它一下子就想到头上的'蛋壳,拿下来放到河里,蛋壳轻飘飘,一艘小船开动了!小船划呀划,一会划到河对岸。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么办?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呢?(提示:要是有辆小车多好呀?出示图四)

4、皮皮坐上蛋壳车,划下高山坡,皮皮心里真快活。皮皮回到家?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出示图五)你们看蛋壳怎么了?为什么会碎的?(幼儿回答)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师完整讲故事。

提问:皮皮聪明吗?它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小车呢?

皮皮把蛋壳拿下 当椅子坐,不小心跌了一跤,蛋壳怎么样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述这个故事。

2、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延伸部分:

这个故事好听吗?请小朋友将《半个蛋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

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

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

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我们怎么办呢?

1.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基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的基础,红、黄、蓝三色是小班幼儿能掌握认识的颜色,所以在活动中设计的小虫也采用了这三种主颜色,在抓小虫分类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能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分类正确。但是还是不排除存在个别幼儿分类错误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会要求在重新进行游戏,重新进行分类,以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和物品的分类。想在美术活动中,也多涉及一些颜色的认识,帮助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能开展关于颜色认识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多种颜色知识了解。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6

目的要求

1、发现小草在春天里发芽变绿。萌发探究对草的兴趣。

2、知道春天的小花小草不能破坏,要爱护。

准 备

春天的背景图,单独的小花小草图片。

内容与指导

1、猜一猜小草。

教师出示谜面:身体长又长,住在泥土上。身穿绿衣裳,最爱晒太阳。启发幼儿猜出谜底:小草。

2、引导幼儿谈一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地上的小草怎么样了,激发幼儿想看到小草的欲望。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或者拔一些草到教室里,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绿绿的`草皮。

(1)请幼儿脱下鞋袜,轻轻踩在草地上,感觉小草的柔软。(并能说出软软的)

(2)请幼儿闻一闻青草的味道,说一说小草的味道是怎么样的(香香的)。

3、教师出示春天背景图,启发幼儿想一想冬天的草地和春天的草地有什么不同,(1)说一说春天来了,草地上的小草有什么变化(如小草长高了、变绿了等,)

4、引导幼儿欣赏草地的美丽,并引导幼儿知道,如果草地上有杂物要去清理。并学习儿歌《绿头发》。

5、活动:小朋友觉得春天的小草美吗?那我们要去保护我们的小草吗?如果我们是乱拔乱踩它能不能长高呢?(不能),所以我们要保护小花小草不能破坏。

6、活动结束。

7、活动延伸(请幼儿画春天的小草)。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知道要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2、在与同伴通电话的过程中,学会关心同伴。

3、体会关心同伴带来的满足感。

(重点:学会关心同伴。难点: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关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和生病的家长联系好。

2、准备一些彩纸、浆糊、笔。

活动过程

教师讲故事《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故事里哪一个小动物生病了?谁来看望它的?小动物么来看望生病的小刺猬时,对它说了什么?小刺猬又说了什么?小刺猬病好 了以后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压迫这么做呢?”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今天谁没来幼儿园。

1、教师可以用点名的'方式或玩游戏“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发现今天谁没来上幼儿园。

2、教师:“.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呢?“刚才我们享想了很多的关心他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想的好办法和故事里一样,有的要讲故事给他听,有的要送他一副画,告诉他小朋友很想他。”

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在电话里关心别人。

教师:“我们和小朋友通电话的时候,应该怎样说话呢?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关心病人的话。

师生打电话给生病的小朋友。

教师交代要求,提醒幼儿注意语言。

电话结束后,师生共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关心病人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可以将所观察到的行为和语言巧妙地引入到幼儿的讨论中,引起幼儿的关注。

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打电话给生病的小朋友,让他觉得很开心,以后我们周围如果还有还有人生病,小朋友要学着去关心他,为他做一点事情,让他们早点恢复健康。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及反思7篇

幼儿园小班日工作总结推荐7篇

小班春天的诗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识字教案《多》小班教案8篇

小班幼儿劳动教案6篇

小班幼儿舞蹈教案8篇

小班幼儿劳动教案8篇

幼儿小班健康课教案8篇

小班幼儿喝水教案6篇

小班幼儿手工教案6篇

幼儿小班精品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