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转圈圈教案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实现差异化教学,教案是教师制定个性化策略的重要依据,教案不仅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也是促进教师专业交流的重要工具,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转圈圈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转圈圈教案6篇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

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将幼儿的兴趣、求与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在主题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是我们教师实施教育的基础,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的好奇心强。常常对这件事感兴趣,对那件事感兴趣,有的孩子个性差异不同会产生不同关注点,同时根据课程的需要不断提炼和分析有价值的内容。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荷叶的用处很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需要,想象荷叶有什么用。

2、懂得帮助别人是很愉快的事。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池塘里的荷叶和荷花,知道荷叶又大又圆,是翠绿色的。

2、背景图,实物荷叶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荷叶

2、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的叶子?

3、荷花的.叶子叫荷叶,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样色的?有什么作用?

二、听故事《圆圆的荷叶》

1、完整的讲故事一次,提问:是谁向青蛙要荷叶的?它们要荷叶有什么用?

2、分段讲故事。

3、小结:小鸡、胖熊、小兔、小鸟、蚂蚁、小松鼠、蜻蜓都向青蛙要了一张荷叶,

用它包饭、做帽子、做雨伞、做屋顶、做摇篮、做小船、做飞机场。荷叶的用处可真多呀!

4、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向青蛙要荷叶,请猜猜,谁想用荷叶做脸盆?做扇子?

做地毯?做喇叭?用荷叶给宝宝做滑梯,做蹦蹦床?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5、青蛙非常乐意地满足了大家的需要,晚上,它躺在自己的荷叶床上,

想到自己的荷叶有这么多的用处,心里会怎么想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绘画:圆圆的荷叶。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中的圆圆和圈圈的含义及关系,从儿歌的内容中感受幽默,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

2、学习相应的词语:一会儿、慢慢、悄悄、眨眨等。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的内容准备相应的贴绒教具。

活动过程:

1、教师第一次朗诵,提出听记任务,听儿歌说了什么?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诵,马上提问儿歌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使贴出相应的教具。重点分辨“圆圆”和“圈圈”是指什么?

2、第二次朗诵,提出听记任务:圆圆和圈圈到底是指什么?他们之间怎么了?(明确相互关系)教师朗诵,提问圆圆是表示什么?圈圈是表示什么?圆圆和圈圈在梦里怎么玩?重点理清圆圆和圈圈的关系。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用了拟人方法将圈圈比成了人。随老师朗诵儿歌第1―2段,调整黑板上的图示。

3、第三次朗诵,提出听记任务:儿歌中圆圆和圈圈怎么玩?教师朗诵儿歌第3―4段。根据任务让幼儿回答,并依次整理摆放在黑板上的教具,使幼儿顺序清晰。

4、第四次朗诵第一节,让幼儿听清楚圆圆是个爱画圈圈的小朋友。

最后和幼儿一起随背景音乐(放乐曲)朗诵儿歌数遍。找找学学好听的词语。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2、教幼儿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1、呼啦圈、沙包若干;平衡木一条;小椅子两把;纸箱一个;洁净场地等。

2、欢快的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共同做准备活动:圈操。

师幼每人一个圈,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圈操,活动身体各关节。

例如:踏步,左右握圈看齐;举圈朝四个方向做简单易学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指导幼儿玩圈。

a、鼓励幼儿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各种玩法,请说一说是怎样玩圈的?并演示玩法(例如:滚圈、转圈、跳圈)

b、引导幼儿合作玩圈。(例如:请幼儿把一个一个圈相互之间和身体套在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

2、组织幼儿玩“运粮食”的`游戏。

场景:钻过山洞(将圈立起来,可用两把小椅子辅助)跨跳小土坑(两个圈紧挨着依次摆好)走过小桥(平衡木)到达粮仓(纸箱)。

玩法:请小朋友们站一纵队,手拿沙包从起点出发,依次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走过“小桥”将手中的“粮食”(沙包)送到“粮仓”然后回到起点。

动作要求:

(1)在钻山洞时,应把头低下,身子卷缩成团。

(2)跳跨土坑时,应两腿半蹲,两脚并拢,双脚同时跳。

(3)走过平衡木时,应两个胳膊打开伸平。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做小动物模仿操:小鸟轻轻飞;小鱼慢慢游;小兔轻轻跳;小猫走路静悄悄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感知和想象作品。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图片三幅、粉笔、圈圈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想象,帮助幼儿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初步熟悉诗歌内容

(1)出示玩具娃娃和圈圈导入课题。

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圆圆,他呀爱画画,他画了些什么?

(2)教师朗诵诗歌,边朗诵边指着黑板上所画的东西。

提问:圆圆梦里的圈圈变成了什么呢?

3、教师带领幼儿分段理解诗歌。

(1)欣赏第一自然段:

提问:圆圆爱干什么?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大圈像太阳小圈像雨点?

(2)欣赏第二自然段:

提问:晚上谁睡着了?谁很想圆圆?圈圈是怎么滚进圆圆的梦里面?圈圈怎么逗圆圆?

(3)欣赏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圆圆醒了,圈圈就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躲在哪儿?

4、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

5、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边看边学习朗诵诗歌。

6、请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7、请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

8、请幼儿想象:圈圈还会变成什么?会怎么逗圆圆?

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自己的.梦并相互说说,继续仿编。

教学反思:

课的前半部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能根据我的引导很快地就熟悉了“圆圆和圈圈”的诗歌内容。

接下来就是学习诗歌和仿编诗歌了,很遗憾,这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小百科:“ 圆圈 ”一词意思是指:圆形的圈。

中班转圈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尝试用绘画、语言的形式来创编诗歌的中间部分,体验创编的乐趣。

3、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具:表格一份;和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一套(小朋友头像、圈圈、太阳、摇鼓、气球、苹果、枕头等);录音机、磁带;红色和黑色蜡笔个一支。

学具:用诗歌内容设计的表格人手一张,第三段气球后面的两个格子为空格(幼儿绘画创编);绘画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师提问:好朋友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样呢?

二、新授诗歌:

教师:和你的好朋友做在一起,我们来一起做游戏,学本领。

1、游戏:找房子

(1)分发图片,提问:图片上是什么?

(2)出示表格,提出要求:为你手里的图片找房间。(教师示范第一句:“有个圆圆”,把小朋友的头像放在第一格。)教师分句朗诵诗歌,幼儿按诗歌内容送图片到相应的空格内。

(3)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同时整理格子里的图片。(每个格子留一张图片就可以了)

2、教师提问:诗歌中有哪些好听的词语呢?请你来找一找。(再次欣赏录音诗歌)

3、为诗歌起名字,找一找什么地方应该高兴地念?什么地方要显得难过一点?(教师用红色和黑色蜡笔做记号)和幼儿一起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诵1——2遍。

4、让幼儿发现“?”教师说明它在这里的实际意义(如果幼儿在前面就发现,教师可让幼儿知道它的名称,在这里再作说明):圈圈在圆圆的梦里除了会变摇鼓和气球,还会变什么圆形的东西呢?(幼儿讲述)

5、幼儿比较老师和小朋友的图片的不同(小朋友的后面有两个空格),来画一画圆形的东西。

三、幼儿操作、讲述

1、请1——2位幼儿把画好的材料拿上来,连着前面的诗歌朗诵一遍。

2、和好朋友相互交流创编好的诗歌,比比谁的诗歌更美。

延伸活动:

圈圈变成了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呢?请你们再仔细想想,把玩法也编进诗歌里。(姚丽)

中班转圈圈教案6篇相关文章:

中班礼仪活动教案6篇

捡树叶中班教案6篇

中班语言雪花教案6篇

中班音乐《数高楼》教案6篇

秋天的菊花中班教案6篇

中班体育幼儿教案模板6篇

中班语言教案反思6篇

中班心理教育教案6篇

中班小游戏教案6篇

区域活动中班教案优秀6篇

中班转圈圈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