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身处什么教学岗位,老师们都需要学会制定教案,大家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对外汉语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1
?潍坊—美丽古老的风筝城》教案
一.教学班级 高级提高班 二.课型 阅读 三.教材
?步步高汉语阅读教程5》张丽娜主编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
1、19个生词
2、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2、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传递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七.教学重点
1、掌握“绚丽多姿、鼎盛、奇葩、闻名遐迩”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的大意。 八.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共100分钟 九.教学过程 导入:不知道大家童年的时候都玩什么,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东西里有一种就是风筝,但是通常都是玩买来的风筝。中国有一个以风筝出名的城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风筝城和城里的风筝。
(一)初读课文
1、朗读全文,请学生标记生词。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课文提到的风筝城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潍坊的风筝是集体创作还是个人创作? 中国三大年画产地分别是哪里? 中国有很多风筝博物馆吗?
(二)熟悉课文,讲解生词
每段课文展开前请一到两名学生单独朗读,读后教师纠正错误。
1、逐段展开,结合上下文意思讲解生词。
第一段:绚丽多姿:形容词,形容色彩华丽,姿态多。第二段: ①合地图指出潍坊在中国的位置。
②宋朝960-1279年,明朝1368-1644年,清朝1616-1911年,乾隆年间指乾隆帝统治的时期,从736年到1796年。
发祥地:指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普及:普遍传播;普遍推广。
鼎盛:正在兴旺发达或强大的时候。鼎,正当,正处在。第三段:①民间传统艺术还包括剪纸、皮影、泥塑、民间舞蹈等等。就此点可以请学生讲讲自己所熟知的中国或本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扩展:日本歌舞伎、俄罗斯木雕套娃等。奇葩:珍奇的花,也用来比喻出众的事物或人。
助推器 :它是一种动力装置,内含燃料,推动火箭、飞船升天。第四段:①简要提及风筝的制作方法,展示风筝的图片。能工巧匠:工艺技术高明的人。观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切磋:加工器物的一种工艺;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第五段:①介绍杨家埠,展示年画与风筝的图片。闻名遐迩:形容词,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几乎:差一点,差不多,接近。第六段:
缤纷多姿:姿态繁多,很看。缤纷是繁多杂乱的意思。眼花缭乱:事物纷繁复杂让人迷乱。第七段:
斑斓多彩 :多种颜色纷杂在一起,非常好看。
(三)总结文意
1、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回顾课文大意。 中国风筝的发祥地是哪里? 潍坊是怎么成为“世界风筝都”的? 潍坊风筝有哪些特色?
风筝城里风筝村指的是哪个地方?那里还有别的很出名的东西吗? 十.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共9小题)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10小题)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共11小题)
4、选词填空。(共9小题)
5、简答题。(共3小题)
6、回答问题。(共3小题)十一.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词两遍。出现生词的例句一遍。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2
a班综合课
课
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
材: 《成功之路起步篇》 教学对象: 外国留学生
课
题: 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 整篇课文
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
时
间: 9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
2、学习课文。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比较”和“便宜”,还有“肥、试、长、贵、颜色、刚才、好看”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生词难点:“合适”、“便宜”、“比较”、和“刚才”
句子难点:这件比刚才那件大;颜色没有这件好看;颜色没有这件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分钟)
(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
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
2、句子(2句子)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真重!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
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
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
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
二、生词(30分钟)
(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
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件衣服。我喜欢这件衣服。我喜欢那件衣服。我喜欢这两件衣服。我喜欢那两件衣服。(挑学生参与)
3、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红色,那么这就是一件红衣服。
4、大小:衣服的大小,公园的大小,公司的大小,操场的大小。
5、合适:很合适,非常合适,大小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你穿在身上很合适。
6、号:大号,小号,中号,中号的衣服,几号,多少号,24号,10号。 你的衣服是小号的吗? 今天是几号呢?
7、肥:很肥,不肥,不肥不瘦。
这件衣服不肥,大小很合适,是中号的。
8、长、短:长衣服,短衣服,很长,很短,不长,不短,长短合适,衣服很长,衣服很短。 你的衣服很短,是短衣服。你的衣服长短合适。你的衣服不长。
9、贵:很贵,不贵 这件衣服不贵。这件衣服很贵。
10、便宜:很便宜,不便宜 这件衣服很便宜。这件衣服不便宜。
11、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好看的衣服,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你的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12、试:试试,试一试,试衣服,试试这件。 我要试试这一件衣服。
你去买衣服,会先试一试吗?
13、多少:有多少,要多少
14、一点:
15、比较:比较深、比较贵、比较多 这件衣服的颜色比较深。这个东西比较贵。
16、价格:这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
17、深:深浅 这个颜色比较深。
(四)语言点
1、“一点儿”
例:
1、这件有点儿肥,换件瘦一点儿的。
2、这件有点儿长,换件短一点儿的。 解释:“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用来说不好的感觉,例如“有点儿肥”就是对这件衣服不满意,觉得不好。“一点儿”在形容词后面,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一种希望和要求,例如“换件瘦一点儿的”就是觉得这件有点儿肥,所以希望换件瘦一点儿的。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这车有一点儿慢,可以快一点儿吗? 2)你要胖一点儿,你太瘦了。
2、动词中间加了一个“一”:试一试;动词重叠:看看 解释: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再如下:
走:走一走;走走
坐:坐一坐;坐坐
看:看一看;看看
读:读一读;读读
想:想一想;想想
说:说一说;说说
三、课文(35分钟)
(一)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把生词制成一面带粘贴的卡片,让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在空白处。使用ppt。
营业员:你看,这件()比较长。你(),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比()那件大,太()了。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但是这件衣服()比那件()。艾中华:长短、大小正()。这件衣服比那件贵()?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没有这件()。你看,就是那一件!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二)问答
1、艾中华在干什么?
2、是谁要买衣服?
3、艾中华为什么买这一件衣服?
(三)按照提示复述课文。(采取两人对话式,使用以上的以上的ppt)
(四)模仿(活学活用,给学生几个例子,供他们模仿。)
例1:一天,李明和杰去商店,杰要买一件衣服,希望李明帮他挑衣服。例2:假如你和你朋友去买衣服(让两个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由发挥)
(五)看图说话(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婷婷陪朱莉在买衣服,朱莉喜欢红色的衣服,婷婷帮她选了一件,但是看上去很肥,于是换了一件小的,很合适,朱莉很高兴。)让学生说出图片里的内容。
四、读课文(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
五、总结(5分钟)
(一)本课学习了17个生词,重点是“合适”、“一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长、短、好看、便宜”要会造句。
(二)今天还学习了课文,你们已经基本能够复述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知道自己需要进行哪方面的练习。**同学说得很流利,可是汉字还可以写得更快,**同学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
六、作业(2分钟)
(一)复习课文和生词,下次课要听写。
(二)造句:
1、用“合适”和“合适不合适”分别造两个句子。
2、用“有点儿”和“一点儿”分别造两个句子。
3、用“大小”造两个句子。
4、用“肥、颜色、试、长、短、好看、便宜”各造一个句子。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造句,但最少造20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我,下次课要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句子,并有小小的奖励。
(三)预习语法和课后练习,完成会做的练习。
六、教具
ppt、生词卡片、图片和组图、实物(学生身上的衣服)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3
开始:
教师:“同学们,下午好,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对上节课的听力进行总结复习啊,有没有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呢,——有(预想答案) 好,那么我们开始新的听力旅程。”
面听:
1、“京欣一号”西瓜皮薄,口感好,在北京市场畅销多年。“海七”西瓜的特点是个儿大,成熟期晚。今年的新品种“农科一号”也很受消费者欢迎,其销售量仅次于“京欣一号”
用ppt展示问题:在北京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西瓜是哪个品种? 教师听前准备:下面一段话我们将听到几个西瓜的品种,用汉字或拼音记下来,第一遍念完,问下学生写了什么,紧接念第二遍,在听第二遍前处理语言点“仅次于”。这样听完第二遍后检查学生的答案,并公布答案“京欣一号”
2、商场广播:顾客王先生请注意!顾客王先生请注意!您的孩子正在服务台等你,请您马上过来!请您马上过来。)
用ppt展示问题:请你听后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听后准备:该段材料教师念完之后,学生可能回答不好,教师则用递进追询来提问学生:孩子在哪儿?为什么在那儿?孩子怎么了——丢了(预想答案),公布答案:王先生粗心把孩子弄丢了,
3、遗憾的是中国队自己也没有抓住进一步扩大比分的机会,尤其是第33分钟时,队长将一个宝贵的点球踢飞,使中国最终和本次比赛的冠军无缘 用ppt展示问题:最后中国队得了冠军吗?
教师念第一遍是在“踢飞”这边停顿,并提问:“第33分钟,队长怎么了?学生可能会模仿重复句子,此时教师可以板书“踢飞”并用动作演示,紧接继续念完后提问:最后中国队得了冠军吗?教师板书“和··无缘”略作讲解并让一个学生试着造句,公布答案:中国队没有得了冠军。
机听:
1、美国人最近把闹钟评为他们最讨厌的发明之一,实际上,闹钟并不只是把我们从美梦中吵醒,它还会损害健康。一项研究发现,被闹钟突然吵醒的人比睡到自然醒的人血压更高,心跳更快,闹钟的铃声也会增加压力,压力会带来高血压,睡眠问题和精神忧郁。专家建议睡觉时保持和闹钟之间至少1米远,如果你必须上闹钟,请用柔和一些的音乐,或者用手机里好听的音乐。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别让闹钟把自己吵醒。
用ppt展示该材料问题: 1人们为什么讨厌闹钟?
a声音不好听
b醒了就睡不着 c 闹钟没有用d 闹钟损害健康 2闹钟对身体的影响,课文没提到什么?
a引起头痛
b心跳快
c 血压高 d增加压力 3想早起,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a请人叫醒自己
b 离闹钟远一点 c用柔和的音乐当铃声d早点儿睡觉,早点儿起床
教师听前准备:随机调查班级的学生:“当你熬夜时明早要上班,用什么办法使自己早起呢,”——闹钟,让别人叫醒(预想答案),将学生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选择最常用的方法,“好,大多数的人选择闹钟,现在我们听听闹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听完一遍后把问题展示出来,当放第二遍时提示学生把关键词记下来,两遍过后检查学生答案,答案是:(d a d)如果有错在问题关键处停顿,让学生模仿重复原句。
2、学生1: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向别人问路,或者在饭馆向服务员点菜时,应该怎么称呼他们?老师:这个问题好,你们平时是怎么称呼的?学生2:在饭馆可以叫他们“服务员”。在路上呢,年轻女的可以叫“姑娘”。男的可以叫“小伙子”。我在路上听到过别人这么叫。老师:一般只有岁数大的人才能叫年轻人“姑娘”和小伙子,比如四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叫。你们太年轻了,不行。学生1:老师我能叫你“阿姨”吗?这个我也听到过。老师:这个嘛你不是小孩子,我也没那么老,听到你叫我阿姨,可能会有点儿不高兴。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比如五六十岁的,叫阿姨,人家会很高兴。对更老的。还可以叫奶奶,对男的,可以叫爷爷。
放一遍听力之前把问题用ppt展示出来:简答题:
1、什么时候称呼“服务员”,
2、谁可以称呼陌生人为“小姑娘”或是“小伙子”,
3、谁可以称呼女性陌生人为“阿姨”
当第一遍听力结束后,随机检查学生的答案,此时学生答案并不是很好,接着问题转化为判断正误(
1、可以称呼在饭馆工作的人“服务员”。( )
2、“姑娘”“小伙子”必须是二十多岁。( )
3、岁数大的人可以称呼年轻人“姑娘”或“小伙子”( )
4、小孩子能称呼上了年纪的女性陌生人“阿姨”或称呼更老的女性陌生人为“奶奶”( )这些问题在听第二遍前展示出来,接着放第三遍,第三遍听后检查学生判断正误的题,这样可以很好套用到简答题中,
教师听前准备:在黑板上板书“称呼”“服务员”“小姑娘”“小伙子”“阿姨”,并提示学生在听材料的时候会听到这些词汇,让学生注意一点,
机听:
教师听前准备:现在我们来看一段电影片段,在看的时候我有一个任务要大家完成,这边有两个表格,现在大家记录以下两点内容:男主人公对自己的描述和评价,二是他对应征者的要求,
男主人公对自己的评价视频片段先播放一遍,在第一个项目上停顿一下,就第一项目男主人公讲了“你要找一个帅哥就别来”引导学生填好项目与特征,特征是男主人公不帅,这应该是从长相这个项目去评价 。接着播放下去,第三遍时可以在关键处停顿,让学生有时间完成,最后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最后
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收集和整理自己国家对陌生人的称呼并在下节课讨论,对本课的听力材料进行反思和整理做一个口头报告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4
教案
使用教材:《目标汉语基础篇》
教学对象:成人初级班(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 授课学时:10分钟
一、教学课程:第六课
约朋友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地点名词,学会其读音,理解其意义;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的对所讲词语进行延伸,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理解词语意义,并能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内容:
1.生词学习
约 明天 空儿 听说 风景 非常 漂亮 一起 2.重点生词
约 空儿 听说 非常 一起
五、教学方法
直观法: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环节: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圣诞节,上完课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要约朋友们出去玩吗?好的,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约朋友。学完后,今天学到的马上就可以用得上了。 2.生词教学
1) 总体上带读一遍生词;
2) 具体讲解,先讲单词“约”标注好拼音、词性和相应的英文,再例举出相关的词语:“约朋友”、“有约”、“约会”,最后用3个的例句解释,例如,圣诞节到了,我想约朋友去我家过节。都要带读一遍。接着讲“明天”用图片展示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稍微拓展一下。同样举两个例子:明天我们要交作业了∕明天我们要上汉语课。同样带读一遍。接下来讲“空儿”强调一下儿话音,例举相关单词:空闲、有空儿、没空儿。再用一个对话来举例:—你这几天好像很有空闲啊?可你今天有空儿吗? —今天没空儿。 带读一遍。接着讲“听说”,先讲字面含义:听别人说的。再用已经学过的近义词“据说”来理解“听说”再着重提一下两次的异同:同:都有“听别人说过”的含义。 区别:“听说”多用于口语当中,更口语化;“据说”更书面化。然后分别举例加深理解,例子:我听说金美明天不来上课?据说,三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湖泊。带读一遍。最后请同学起来分别用两个词造句。接着再用图片法和例句来理解“风景”、“非常”、“漂亮”这三个单词。然后分别举例:我刚去了桂林旅游,桂林的风景真美啊!/这个小女孩笑起来非常可爱。/这个女明星长得非常漂亮。都要带读一遍例句。“非常”这个词还用已学过的近义词“很、十分”来辅助理解。最后讲解最后一个单词“一起”,举出相关固定搭配“和?一起”再举例:圣诞节快到了,我打算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讲解完后请一个同学用“听说”、“风景”、“非常”、“漂亮”这几个词来造一个句子。 3) 把教的词带入课文中,结合课文讲解:
大卫:山本,明天下午有空儿吗? 山本:什么事?
大卫:听说滨海路的风景非常漂亮,我们一起去吧。 山本:滨海路?
大卫:对,是海边的一条小路。绿树、大海,还有蓝天、白云?? 山本:好,我想请孙明和我们一起去。
大卫:好主意。明天下午一点吧,我们宿舍门口见。 山本:没问题,我去约孙明。
4) 进行句子替换练习(请同学起来进行练习) a:山本,明天下午有空儿吗?老师 今天晚上
b:什么事? 金美 明天早上
大卫 明天上
听说滨海路的风景非常漂亮,我们一起去吧。
学校的书店有很多汉语书
超市的水果很好
你今天有空儿
5) 布置课后作业: ? 熟记这节课生词的读法和写法,下节课要听写。 ?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5
第二次课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一、教学重点
1、旧课复习:“是”与“很”
2、新课学习:新词:【沿用】
语法:时间状语
句型:【沿用】
课文:【沿用】
3、补充内容:二胡小知识【沿用】
音乐《二月映泉》
二、教学内容
1、问候:今天怎么样?
2、检查作业:暂无
复习:
a、翻译【复习“是”与“很”】
1、她很漂亮。
2、这个苹果很大。
3、他是小李的爸爸。
4、我不是学生。
5、我不饿。
b、改错【复习“是”与“很”】
1、我不很累。
2、我是老师吗?
3、你很老师。
4、你是漂亮。
5、你很忙吗?
c、用下列限定词完成句子【复习“是”与“很”】
苹果
花
妈妈
老师
学生 小
大
饿
累
忙
d、听下列短句,听后并重复【综合复习:检测部分会的词汇,因为不会的太多放在以后的学习】
1、我是音乐家,我很喜欢听音乐。
2、我的爱好是拍照。
3、那是我的电话。
4、我明天要去银行。
5、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6、我想休息一会儿。
7、我每天都在学校吃饭。
8、我想学习拉二胡。
9、我的老师很胖。 e、音乐小专题【中文歌分享】
昨天我听了孙露的歌我觉得很好听,你可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孙露的歌吗? 我想给你介绍一位很有名的歌手萨顶顶,她的声音很美。听了萨顶顶的歌你想说什么?
3、新课学习
a、新词学习【沿用】 b、新语法学习
补充:时间词复习【卡片展示,放卡片找位置,附后】
今天
明天
后天
前天
昨天
小时
分钟
刻
周星期
yesterday i went to i want to go to went to xi an last week.好的,你可以帮我翻译下这几个句子吗?
很好,我们知道当时间词放在句首时,汉语的语序和英语的一样,和德语一样吗? eg、昨天我去了公园。
今天下午我要去超市。星期五我想去书店。
所以我们知道时间状语的结构是:time(时间点)+s.+v.+:
time 是时间点不是时间段。exercise:
好的,那请你用这个结构说三个句子
但是在汉语里时间词除了放在句首还可以放在主语的后边,但是不能像英语一样放在句子的后边。
eg、我昨天和我的老师学习二胡。
他明天想去超市买东西。我们下午一点半上课。
所以我们知道时间状语的另一个结构是:s.+time +v+o exercise: 造句
用“s.+time +v+o”
改错
1、我去西安上周。
2、我想去超市明天买东西。
3、我去公园今天。
4、我练习二胡今天早上。
c、新句型学习【沿用】 d、课文处理【沿用】
4、新学重点复现【沿用】
5、补充材料:二胡小知识【沿用】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